慢性發炎不妙 「不良生活習慣」速改!(圖)
美式足球員等高強度的運動,容易造成球員慢性發炎的現象。(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疾病不會憑空降臨在我們身上,它們是日常種種違反自然的小罪惡累積而成的。當罪惡累積到一定程度,疾病就會出現。」在西方有醫學之父美名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如是說。「發炎」、「慢性病」、「癌症」、「小罪惡」、「小福報」,你對這些關鍵字的態度,將決定你的生命品質是能夠「健康衰老」,到老死前都用不到健保卡,還是未老先衰、年紀輕輕就慢性病纏身。以下先來談談發炎。
發炎 宜速戰速決
急性、短暫的發炎,是身體的保護與修復機制,主要作用為處理外來病菌、毒素、寄生蟲的侵害。發炎的部位就是免疫系統與外來敵人的戰場,兩方勢力在此交鋒。感冒、喉嚨痛、身體各部位痠痛、發熱發燒,這是身體急性發炎時的表現,這時候人的免疫系統會啟動,進入作戰模式,力求快速地使身體各機能恢復正常運作。當免疫系統打贏了,人就康復;但如果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就變成慢性發炎。慢性發炎與急性發炎的界定時間為三個月,發炎超過三個月即為慢性發炎。
急性發炎是身體自癒力的展現,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慢性發炎可就不太妙了。慢性發炎如推骨牌一般,免疫力失控,器官會接二連三出現狀況。急性發炎有其消退機制,照理說免疫系統應該見好就收,但種種違反自然的「小罪惡」讓免疫系統大軍過分活躍,越打越起勁,打敗敵人還不肯收手,轉而攻擊體內的健康細胞、組織與血管,變成一種打自己人的局面。細數累積出慢性發炎的「小罪惡」,包含:持續性的不良生活習慣、不良的姿勢、不良的飲食清單、不良的睡眠品質、忽視身體的過敏反應等,甚至從事某些特殊行業,例如運動員,都可能造成慢性發炎。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但有些職業運動員長期從事高強度的運動,過度操練身體,像是泰拳選手、橄欖球員、美式足球員等,身體反覆受創機率高,慢性發炎的現象從前在這些運動員身上很普遍。所幸現在預防運動傷害的意識如同預防醫學一樣逐漸抬頭,運動員與專業防護員配合之後,可以解決長期發炎的問題。反而是一般人比較麻煩,很多人沒有察覺到慢性發炎的一連串進程、從可以輕鬆控管到最後失控,有時發展之快,出乎你我意料。
以我自己接觸過的臨床案例來說,最常見的骨牌效應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無法放過自己,晚上腦子無法停機,造成淺眠、甚至失眠,肌肉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就連睡著了身體也無法完全放鬆。睡眠時自我修復的功能大打折扣。人的交感神經一直處於亢奮狀態,血糖升高、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也比較急促、身體發炎的狀況增加,然後便產生過多的自由基。
自由基原本有清除入侵細菌或受感染細胞的功能,但長期發炎,自由基的數量就會過多,轉而去影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造成一連串氧化反應。身體不斷氧化,衰老的速度就會加快。也就是說,當人體內自由基存量超過正常防禦用途時,退化性疾病就一一展現出來,無法達到我所期待的、無病無憂的「健康衰老」目標。
慢性發炎嚴重影響生命品質,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卡爾・納珊(Carl Nathan)斷言:「少有醫療問題與發炎無關。」醫學期刊論文一篇篇指出慢性發炎與癌變、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糖尿病、巴金森症、腎臟病之間的關聯,有些屬於間接相關,有些則屬於直接相關,像是脂肪肝炎與慢性肝炎導致肝癌、子宮頸炎發展成子宮頸癌,這兩種炎與癌之間的因果關係尤其明顯。
造成慢性發炎的五個原因
慢性發炎說嚴重可以很嚴重,但如果知道是哪些不良的「小罪惡」使它發生,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就跟慢性發炎說掰掰。
第一,不良的生活習慣
抽菸、酗酒、嚼檳榔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良習慣,例如天天嚼檳榔,容易引發急性口腔炎,惡化下去成為口腔潰瘍、白斑、纖維化,最後癌化。講個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穿高跟鞋!習慣經常穿著不舒適的高跟鞋,或是體重過重,都會增加關節的負擔,使骨關節內軟骨退化形成骨關節炎。當然不是要你把高跟鞋都丟了,是希望你能謹慎選擇穿高跟鞋的時機,偶爾漂亮一下無妨,太常穿著走動太久,造成關節負擔就不好了。
第二,不良的姿勢,外加不運動或過度運動
不運動的人,通常新陳代謝慢,當身體代謝功能不佳,很容易引發慢性發炎,如果慢性發炎的時間久、規模大,各種因免疫力低下而產生的慢性病都有可能發生。而運動過度或認真運動但姿勢錯誤,使身體某部位反覆受傷導致慢性發炎的狀況,也很常見,我遇到很多有「高爾夫球肘」困擾的病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長時間過度使用前臂與手腕、過度拉扯肌肉。
不一定要打高爾夫才會得此病喔,長時間拿炒鍋的廚師、整天舉著手替客人吹整燙的髮型設計師,甚至是打電腦的上班族,都有可能有高爾夫球肘。平時的放鬆、按摩、拉筋不可少,配戴護具也能減輕肌肉負擔,若發炎情況嚴重而持久,建議請骨科醫生看看。
第三,不良的飲食清單
飲食西化,現代人天天吃高度加工、高熱量、含大量精製白糖、精製澱粉、低纖的食品。在冷得要命的地方,高熱量食物或許很好,像在三、四千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區,一杯酥油茶勝過千百種補品。不過當你住在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就別像準備過冬的北極熊一樣忙著補充熱量了吧!能夠「健康衰老」的人,多半不會在身上囤積過多脂肪。提升免疫力、控制慢性發炎的規模,最容易控管的是「BMI」指數(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公尺),一般人的數值十八到二十四都算正常,不過若你有在健身,身體肌肉量特別高,那就還要同時參照其他指數才有意義。
第四,不良的睡眠品質、不懂得紓解壓力與休息
當身體肌肉一直處於緊繃狀態,會阻礙體內生命能量的流動,也就是一般常聽到的「氣血循環不好」。當你發現自己不管聽什麼笑話都不覺得好笑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太有責任感,把高度壓力一直扛在肩上捨不得放。睡不好、壓力大的人,因為長期疲勞,很容易沒耐心、容易被激怒,而生氣時,血液中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急速上升,啟動免疫系統引起發炎反應。所以,經常生氣,等於讓身體暴露在長期發炎的高風險下。
第五,忽視身體的過敏反應
環境中有許多讓你過敏的物質,可能是食品中的化學添加物、衣服的染料,或是富含化合物質的化妝品、清潔用品。成分過於複雜、不夠天然的食品或用品,其中有很多身體用不到的東西、甚至是毒素,身體免疫系統忙著清除這些,等於開了一個又一個戰場,慢性發炎的問題就很難解決。尤其健康檢查報告紅字很多的人,建議盡量挑選成分天然的食品與用品,別額外吸收毒素增加免疫大軍的工作量。
像慢性發炎、慢性病、癌症這些比較複雜的疾病,形成原因當然也很複雜,蒐集到越多「小罪惡」,等時候到了它們就會發生,原理就像超商集點一樣,集滿了可以換贈品。當然,身為一個醫生,希望你換贈品僅限於公仔、杯盤、模型就好,集「小罪惡」換「疾病」可不是件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