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突然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開閘「放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4月19日訊】這兩天最出人意料的消息是,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中國經濟靚麗的數據之後,中國央行突然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開閘「放水」。
4月17日,央行宣布,決定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而在央行宣布降准之前,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了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數據,按照統計局的說法,中國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
一邊發布靚麗的經濟數據,一邊卻突然降准。熟悉中國貨幣政策歷史和邏輯的都知道,不管出於什麼理由,降准一般都意味著釋放流動性,意味著放水,意味著房價可能又打了強心針。而且,就在一週前,新任央行行長在博鰲論壇談及未來中國的貨幣政策時,明確表示:「貨幣政策在中國是審慎的、謹慎的貨幣政策。我們沒有什麼量化寬鬆,或者零利率的政策。現在主要的央行都開始收緊利率,開始退出擴張,也會進行縮表。我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期待這樣變化的發生,所以我們也已經準備好了進行這樣的改變。」釋放出明確的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話音未落,第一槍打出的不是跟著美國加息這樣的緊縮政策,而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的放鬆政策。貨幣政策真的要轉向了嗎?
應該說,外界對於這次降准充滿困惑,完全可以理解。困惑的最大根源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經濟數據可能沒有個別數據顯示的那麼好;二是中國新的金融團隊已經亮相,對貨幣政策的思維仍然停留在過去。
先說經濟數據,一季度經濟增速6.8%,儘管相對於去年的6.9%有所回落,但仍然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遠高於今年6.5%的目標,官方人士在解讀一季度數據的時候,特別提到很多亮點,比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9.6%,網上零售額增長35.4%,服務業比重提升至56.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6%,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8%,民間投資增速大幅反彈至8.9%,在兩年後首次超過了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新能源汽車增長139.4%,工業機器人增長29.6%。
但是,這只是貨幣的一面,如果從貨幣的另一面去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之大,絕不可掉以輕心: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回落最明顯的是基建投資,同比增長只有13%,這個數字去年全年是19%,有些月份增速在30%左右;房地產投資雖然創近三年新高,但房地產的其他指標,包括銷售增速、到位資金等大幅度下滑;進出口一季度總體增速在9%以上,但3月份出口下降2.7%,自2017年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逆差。在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成為常態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不少,未雨綢繆,在政策層面加事先應對,保持政策的前瞻性是必要的。
然後,再分析當下的流動性的真實現狀。央行相關負責人在解釋此次降準時指出「此次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同時強調「中國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當然,任何國家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把所有的話說透,其實,如果關注近期以來中國流動性的狀況,你會發現,這次央行降准一點都不突然,因為中國的流動性目前不是太寬鬆了,而是太緊張了:第一,從3月份的數據看,M2的增速8.2%,再次創下歷史新低,社會融資額的增速下滑至10.5%,也是歷史新低;第二,從銀行系統看,去年以來貸款增速的加快上升和存款增速加快下滑的態勢沒有改變,銀行的流動性持續緊張;
第三,MLF屬於在不敢輕易動用存款準備金這些常規工具的情況下採用的臨時性的手段,但MLF不是沒有成本的,而是需要向銀行支付利息,而這些成本是會轉嫁到實體經濟的;第四,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大型銀行是17%,小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利率為15%,在全球都屬於高水平。
也就是說,維持這麼高的存款準備金本來就不合理,下調存款準備金具有合理性。但長期以來,由於存款準備金工具比較敏感,投鼠忌器,動用存款準備金容易引發對貨幣政策轉向的猜測。
當然,本次降准,對於處在嚴控中的房地產無疑打了一劑強心針,儘管央行強調,是為中小企業釋放流動性,但事實上,每一次釋放流動性,真正得到實惠的還是房地產市場。當然,每一次打的旗號是為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