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業連續出問題 投資的朋友要小心了(圖)
原標題:金融業連續出問題買理財和信託的朋友要小心了


金融業連續出問題買理財和信託的朋友要小心了。(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1月16日訊】黑龍江曝出一則重磅處罰,黑龍江銀監局查處了工行,黑龍江省分支機構違規對公理財事件。據瞭解,工行黑龍江省分行6支、金額54.7億元理財產品涉嫌違規,自2015年6月以來轄內13家分支機構多次違規銷售對公理財。這次所幸的是已經全部結清,沒有造成損失。

據瞭解這起案件所謂違規銷售,是指被罰銀行將非保本理財銷售給同業客戶,但私下違規簽訂兜底協議。也就是說,將非保本理財當成保本理財賣。這屬於違規修改合同文本。

但不是所有理財都能這麼幸運了,中融信託的產品也出問題了,本應2017年12月15日到期兌付的信託資金,剛剛因信託公司的一紙公告,宣告原本承諾的延期到2018年1月10日還款計畫落空,繼續延期兌付,兌付期限未知。據瞭解,這次出事的中融信託旗下的嘉潤30號和31號兩個產品,都是由一家省級國資平臺借款或擔保的。要知道,此前國內信託、基金子公司等資管行業曾有一個「行規」,省級政府國資平臺的項目很保險,不會出現兌付問題,出問題都是那些市級縣級的國資平臺。

這一事件發生後,小夥伴們驚呼,省級平臺以後也可能靠不住了!據說中融嘉潤31號的借款人為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中融嘉潤31號的借款人為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並有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提供擔保。

兩個信託計畫的合計資金15億元,據媒體報導截至2018年1月10日已經回款6億左右,加上利息,仍有近10億資金尚未回款。信託的收益不到年化8%,主要用途是國企改革,債務重組,資產併購。目前,雲南省國資委已答覆擬對借款人進行注資。借款人承諾,以雲南省國資委增資款,優先償還中融信託的信託貸款本息及罰息。

大家以前的印象中,銀行理財和信託是沒風險的,是肯定會還錢的。但其實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他們一般就是兩個手段,一個是借新還舊,前面的錢還不上了,就發一期新產品,然後兌付之前的投資以及利息,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項目能發到78910期,很多都是還不了錢,就這麼續下去。直到他能還錢為止。

第二個是用自有資金墊付,一般銀行和信託,用自有資金把壞賬的項目墊付掉,然後慢慢的要賬,他們是有收益的,所以一些小的損失和延期基本也能夠墊付的起,但大的損失還是比較困難。所以一般大的損失通常還是會用借新還舊這一招,只有小的損失,或者延期支付才先自己墊付。這就造成了一個假象,銀行理財和信託很安全,不會出問題。但其實他們的資產質量堪憂。很多錢根本就不知道拿去幹什麼用了,也沒有明確的還款來源。

去年的一系列銀行監管動作,最後都指向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是說要讓投資者風險自擔,如果這個項目有問題,就是有問題,不能借新還舊,更不能在自行墊付,換句話說從2018年開始,一些到期未償還的項目,就不能再續下去了。

因為資管新規的緩衝期在2019年上半年結束,一般這種信託和理財的週期怎麼也得1-2年,甚至更長,所以很多產品恐怕就要提前暴露在陽光之下。比如2017年12月,中泰信託也受到處罰,兩個原因,一個是其控股股東穿透後是德瑞股權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畫,該信託計畫的受益人不明;其次是因為他為銀行機構出具兜底承諾函。

綜合來看,兜底已經被列為違規行為,成為金融的重點整治對象,能兜底的也不會再去頂風作案了,那麼這種固收類資產的風險也就全都暴露了,所以我們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千萬千萬要小心,不能再盲目迷戀銀行,信託這些牌子,而是一定要認真的去研究產品本身,比如有這麼幾個方面一定問清楚。

第一,這個產品的底層資產是什麼,他投給了誰,幹什麼用去了?

第二,這個錢用在哪了,用在經濟發達地區,比如廣東,福建,浙江這種地方安全性要高一點,用在欠發達地區東三省,河北,山東或者西部風險要更大,這些地方都是違約集中爆發地區,可能沒事的都會被牽扯上。用在省裡的項目要比用在地級市的可信度高,但也不是說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三,投資時間不要過長,2年這個週期,確實不容易把握,未來兩年是明顯的緊縮和監管週期,銀行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格,風險也會上升。

第四,分散,分散,還是分散。一定要把錢分散開,買不同公司的不同項目,比如10份,20份,這樣萬一踩到雷,你也還虧得起,如果一把梭,把錢押在一個項目上,萬一這個項目真出問題,那就徹底毀了。那有沒有可能買10個項目,4-5個項目都出問題呢,有這種可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齊俊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