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1月10日訊】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讓整個銀行業都傻了,以前能夠躺著賺錢的路全都被堵死了。而跟銀行眉來眼去的一些金融掮客們這下也將徹底失去飯碗。至於指著違規貸款的輸血方,將進一步面臨斷糧的風險。
之前的實際操作中,銀行的分行作為委託人或者受託人發放委託貸款,銀行之間也通過同業業務發放委託貸款,但現在根據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的要求,商業銀行一律被禁止作為委託人。如果商業銀行作為受託人,不得參與貸款決策,不得提供各種形式的擔保,不得確定借款人,委託人應當自行審查,自行承擔風險。委託貸款的資金不得用於從事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資管產品的投資。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封殺商業銀行們表外的一切業務,讓你只能在有監管的模式下進行貸款操作,而不能通過其他途徑,繞開監管違規投放資金。比如同業業務,是指銀行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委託或者受托,相互拆借,資金每在銀行間轉動一次,就加一層槓桿。
這才創造了大量的貨幣,而這些貨幣又違規流向了房地產等領域,炒高了房價。很多地產商都在罵央行,釋放了太多貨幣,房價能不高嗎?其實很多部門都在創造貨幣,比如地產商就跟底下的銀行勾結,通過這種委外業務,通道業務,創造了大量的貨幣出來。房價漲了,抵押貸款的就更多了,早幾年監管沒那麼嚴格的時候,開發商找個金融公司A,大量接盤,然後金融公司A把項目做成每年10%的理財,賣給老百姓,第二年開發商再把這些房子以高於市場價20%的價格抵押給金融公司B,就這樣每年倒一次,房價就永遠漲。
這中間碰到來買房的人他就賣一套,沒人買他也不著急。因為早就通過各種違規流出的資金回款了。這些房子其實很多都是最後押給銀行了,銀行看房價這麼高抵押品充足,所以就會通過各種渠道放款給金融公司。比如走通道業務或者委外業務,那邊發個5%的理財,這邊錢就出去了。
銀行的風控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抵押,所以房價只漲不跌,銀行當然樂於這種抵押貸款,放出去對房地產的款也就越來越多。所以就創造了貨幣,房地產暴漲的15年,就是M2高度膨脹的15年,這本身就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根本扯不清,是貨幣推高了房價,還是房價推高了貨幣。如果現在房價回歸到一個正常水平,中國的貨幣也會理性回歸。比如房價跌一半,M2就基本和GDP相當了,也就合理多了。
從去年開始美國加息縮表,世界大環境開始轉變,我們也開始對金融進行嚴控,盡快拆掉城牆也就是外匯儲備邊上的火藥桶,害怕美元的第二次攻擊,如果外匯儲備第二次頂不住了,起碼保證不會內部爆炸。所以我們看到了銀監會一個政策一個政策的出臺,先是發布了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之後有規範信託,打擊銀信通道,這轉過年來馬上又出臺委託貸款管理辦法,目的非常明確,一定要捆住銀行的手腳。趕緊給中國金融行業瘦身,希望快速的把槓桿給降下來。這會對資金流向的資產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就是債券,債券市場從前年開始一直就不好,這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債券怕緊縮,一旦金融緊縮,債券就會完蛋。現在不光是央行緊縮的貨幣的問題,還要面臨資金渠道的緊縮,大量資金為了符合監管要求,可能會從債券市場中撤離。這樣債券市場可能會更缺錢,債權融資的收益率會越來越高,對於老債持有者來說,就越來越不划算,所以更多的人會拋售老債買新債,這樣債市就會下跌。2018年債市上半年估計還是難有起色。
其次,現金類資產,比如貨幣基金,監管越嚴格,市場越缺錢,誰有錢誰就是爺,所以現金很貴,貨幣基金作為重要的資金渠道,他的收益率會越來越高。所以還是堅持我們的判斷,在緊縮週期應該用現金類資產替代固收類資產。大量投資貨幣基金,最好少碰債券,特別是少碰長債。少碰利率債。
第三,資管產品,將進一步失去輸血途徑,很多產品面臨無以為繼的情況,資管新規留下了一年半的緩衝,現在還有一年時間,所以盡早退出這些投資。銀行理財也未必都安全。原來很多產品本身就是借新還舊,項目根本短期內無力還錢,現在一刀切下來,要求必須還錢,很多項目可能要出問題。所以越早退出越好,不要為了那高出的2%左右的利息去冒本息全部損失的風險。
第四,股市,銀行股現在頂著強監管還在漲,但在嚴格的金融監管下,2107年乃至2018年銀行的業績必然受到影響,所以現在並不是投資銀行股的好時機。
第五,開發商只能自求多福了,繼十幾天前的信託通道被斬斷之後,委託貸款的融資渠道再度被破,銀監會很多政策的方向其實非常明確,就是針對房地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開發商後面有快速回籠資金的要求,但購房人要小心,任何讓你草簽合同先付錢的行為,都是很危險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