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前的廣州(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2月19日訊】這兩年的冬天有點冷。
北京叮叮噹噹的露出了天際線,寒冷的夜晚有人拖著箱子離開這座城市。
一線城市的發展,發生了質了變化。2015年,從上海開始,一線城市外來常住人口下降,今年輪到北京。從數量到質量,一線城市不再需要那麼多人口,換句好聽的話,一線城市不再把那麼多資源攥在手裡。
在一線城市生活已久的外來常住人口,何去何從?經過這一年,北上廣深到底哪座城市發展得最好?沒有戶口的中產階級到底是逃離北上廣,還是死守京滬深?
評價標準四個方面:
一是實體經濟和工業,包括當地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支柱企業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
二是金融與財政,包括政府一般預算支出,固定資產中建築業、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佔比。
三是居民消費,包括可支配收入、居民存款、居民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四是宏觀經濟和樓市政策,例如房屋租賃,以及當地住宅成交量,新房二手房價格走勢。
第一期先探討廣州,一線城市當中最尷尬的一座。
一、除了汽車業還拿得出手 廣州工業還剩下什麼?
廣州今年遇到的衰事挺多的。
中國的「十九大」紀念郵票確認,中國四大一線中心城市是北上深杭;12月5號,深圳2016年修正後GDP超過廣州。低調務實的廣州人用「保三」來為自己打氣。廣州選擇了與北京上海深圳完全不同的道路,金融比不過上海,想回歸工業,卻發現產業鏈已經支離破碎。
廣州的工業發源於工業大道,全路段由工業大道北、中、南三段組成,北起人民橋南端鳳安橋,南至石溪湧接南洲路。這條大道見證了廣州的工業史,中國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臺離心機、世界第一件鈦制潛水服都出產在這裡。曾經名震一時的虎頭牌電池、五羊自行車、雙橋牌味精、雙魚牌乒乓球等輕工業產品,同樣出自於這條大道。
廣州的工業發源地:工業大道(網路圖片)
一直到2010年初,廣州整個工業體系建立在商貿之上。後來的廣州造紙、寶潔和LG電視,發展成為系統的紙製品、日化洗滌和家電產業鏈。港口優勢還推動了汽車貿易的發展,廣州順勢引入豐田和本田兩大日資企業,商貿、日化洗滌、白色家電和汽車,構建了廣州工業主體。
2017年1到10月,廣州三大支柱產業總產值增長6.9%,其中汽車製造業產值增長19.1%,電子產品製造業增長3.5%,石油化工製造業下降9.9%。輕工業和重污染工業該搬的搬,該撤的撤,汽車成為唯一的支撐。
廣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從2007年上半年的26.3%,直降到2017年上半年的2.4%,從兩位數下降到個位數,2015到2017連續三年在2%到4%之間徘徊。
深圳不公布工業總產值,廣州只能以和上海比較。從2011到2017年,廣州工業總產值對上海的佔比一路上行,在2016年達到歷史高點63.89%,但2017上半年又下降到58.63%。
工業下行,基建來湊。
固定資產投資從工業向基建和房地產轉移。前10個月固定資產累計投資4590.1億元,約為2016年固投總額的80%,其中工業投資同比下降3.9%,房地產投資增長8.4%,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
從2013到2016年,工業固定投資佔比從15.3295%下降到12.5170%,房地產固投則從44.1834%上升到48.4486%。房地產、工業固投不斷增加,企業利潤同步下滑。不滿足於輕工業和汽車,廣州提出金融城規劃,引入一批金融企業的區域總部。金融業佔廣州GDP比重,從2010年的6.2%,上升到2016年的9.1%,上漲50%。
資金從實體撤出。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33.9%直降到2016年的26.3%。日化行業逐漸被江浙超越,寶潔將產能大規模外遷。
除了汽車還有一點老本,廣州恐怕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實業了。
二、賣了土地修地鐵 修了地鐵再賣地
失落的實業和剛剛起步的金融無法支撐廣州,政府轉向土地和地鐵。
根據廣州上半年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88.2億,完成年初預算的39.3%,同比增長80.7%。同期,契稅收入64.8億元,同比增長37.8%,大部分都是房產交易的貢獻。其中一手房契稅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58.7%,二手房契稅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40.5%。
該賣的地還是要賣,該買地的依舊在買,一分不能少。
廣州地鐵突然露臉,頻繁拿地,11月27日、12月1日,以近200億元拿下兩宗大體量地鐵上蓋商住綜合地塊。地鐵票價低、前期開支龐大,大部分軌道交通集團是虧本運營地鐵,本質上算是公益事業。為瞭解決難題,近年軌道集團與房企合作,開發軌交物業。
根據廣州市本級第二次預算調整方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100.81億,其中66億用於地鐵建設,按照廣州市2017年政府投資項目計畫,主要用於推進9個在建路線、10個新規計畫路線及14個線網配套項目。
地鐵直達樓盤房價大漲,政府、開發商受益,進一步推動賣地和修地鐵,修地鐵、賣房子,賣了房子修地鐵。
過去一年,這一邏輯已在很多房價飛漲的新一線城市中實現。比如蘇州、南京、杭州、合肥、武漢、鄭州和廈門。在2016年這些城市的住宅用地出讓收入合計8079億,而2014年和2015年加總僅有 7017億。在這七個城市中,根據中指院和統計公報數據,除了鄭州和合肥在2016年賣地總量增加,其餘增幅並不大。土地出讓金的增加,主要來源於地價上漲。
廣州房價窪地逐漸被填平。根據中國房地產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11月廣州均價為31120元/㎡,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8,環比上虞上漲1.53%,同比2016年同期上漲41.13%,漲幅,排名第3,僅次於福州(同比漲幅44.63%)和濟南(同比漲幅45.94%)。
三、全國第一吃:住宿餐飲等於深圳、佛山、東莞的總和,但房價很扛跌
廣州消費全國有名,吃喝玩樂,早茶夜宵,應有盡有。
從2012到2015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持續超過11%,2016年,廣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06.5億元,增長9%,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146.8億元,增長1.2倍。北上廣深,廣州最愛吃。住宿和餐飲零售總額高達1080.91億元,佔全市總額的12.41%,幾乎等於深圳、佛山、東莞花在住宿和餐飲的零售總和。
如此捨得花錢是有底氣的,2016年珠三角城市中,廣州以14430.11億元的住戶存款總量,以及10.2752萬元的人均存款,位列全省第一。
2017年1到10月,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85.31億元,增速同比回落0.1%,其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分別增長8.5%和6.1%。
雖然企業利潤下降,但廣州人民有最後的倔強,無論工資存款如何變,生活品質不能變。
多重限售限價打壓,廣州樓市成交量開始下滑。2017年3月30日,廣州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通過延長住宅轉手時間,來抑制投機。新購買的住房,取得不動產證2年後方可轉讓或辦理析產手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新購買的住房,取得不動產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
2017年前10個月,新房成交量、價格全都下降,二手房全都漲,廣州還是很扛跌的。
商品房新房成交量789萬平方米,比2016年同期的1152萬平方米下降32%,均價16473元/平,比去年同期的16580元/平減少107元/平。相比成交量,價格還算堅挺。
二手房前10個月成交面積877萬平方米,同比2016年同期的630萬平方米上升39%;成交均價19984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的17701元/平方米上升13%。
根據百度大數據《2017年春運遷徙總結報告》的數據,廣州、深圳17年農曆新年前遷出人口中,55.7%、45.5%來自省內,這意味著穗深約一半的流動人口來自廣東省內其他城市的輸出。
從戶籍人淨遷移數據來看,廣深、佛惠莞的戶籍遷入人口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呈現淨遷入狀態,而廣東其餘三四線城市的戶籍遷入人口逐年下降,自2012年以來,基本為淨遷出狀態。
三四線城市外流加劇,人口最終還是聚集到了最繁榮的廣州和深圳,以及周邊衛星城。比如廣州附近的佛山、中山和清遠,深圳周邊的惠州、珠海和東莞。
如果政府不出手,廣州人口會進一步聚集。
廣州地鐵擴建,高鐵路線補足,正在建設的白雲機場到廣州北高鐵、穗莞深城際、廣州至汕尾鐵路等等,帶動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租賃、購房市場。更多衛星城居民,會從原來居住地,流向廣州、深圳為中心的都市圈,帶來下一輪人口流動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靖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