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8月24日訊】大家一直在說中國經濟新週期,需要有新的增長動力,原來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我們之前的發展基本都是靠人口紅利,是靠人堆出來的,而在最近幾年,人口拐點已經出現。未來人口對我們不再是福利,而是一種沈重的負擔。
數據統計,2029年,中國人口可能會達到頂峰,也就是14.5億人左右,有人問,這不是還有十幾年好日子嗎?你看人口不能看絕對數量,而要看年輕勞動人口數量。人老了就不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反而成了拉低經濟增長的因素。2017年,中國人口的撫養比為二比一,也就是兩個年輕人供養一個老人,而到了2050年,我們的撫養比就是一比一了,一個年輕人要養一個老人,這個壓力是巨大的,換句話說到時候你的養老保險至少要多扣掉一倍。養老金才夠用。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三次嬰兒潮,第一次是1952年-1955年,國家穩定了不打仗了,生育率立馬就上來了,還有一次是1964-1967年,這次是響應了人多好辦事的號召。再有就是跟這第二次嬰兒潮對應的生育潮1982-1988年,剛好那波家長到了生育年齡,所以又出現了一個高峰。而跟嬰兒潮對應的,就是我們的養老潮,第一次嬰兒潮的沒趕上延遲退休,所以從2012年到2015年,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養老的壓力,現在搞延遲退休,第二波基本能夠逐步趕上65歲再退休,也就是說2024到2030年,將是我們壓力比較大的時候。相當於疊加了兩波嬰兒潮的老人。撫養比也會迅速下降。以後年輕人負擔會很重。屆時最鬱悶的是,人數最多的80後也已經快到了退休的年齡。
有人說了,不對啊,現在不是放開二胎了嗎?這不是再給未來的房子找接盤俠嗎?但讓你生,和你願不願意生是兩回事。我們看到各個年齡段婦女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雖然二胎放款之後,很多人願意生第二個娃,但基數太低,對於總體生育率的影響並不大。目前來看,全國範圍基本生育率在1.05,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婦女或者說是一對夫婦,才生育一個小孩,這已經是一個斷崖下跌的水平了,要知道韓國的生育率還有1.21,但在韓國仍然被視為一個極地的生育水平,而且這還是全國平均,北上廣深大城市的生育率更低,甚至我們比歐洲還要低。那麼可以預見,這樣的生育率之下,中國的年輕人口必然是迅速減少的。大概2050年,等80後老了之後,咱們這代人可能會見到中國只有7-8億人口的樣子。而從現在開始,我們其實已經在承擔人口的負擔了。而且負擔會越來越重。
人在快速的變老,人口在快速的變少。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對於大家來說,70後,80後,甚至90後,都要面對嚴酷的事實,那就是壓在我們身上的社會負擔會越來越重,50後和60後的負擔,基本都由我們這代人來負擔,而當上2代的嬰兒潮老去,那麼必然引發巨大的社會問題。比如現在421的人口結構下,該怎麼養老?中國人講究養兒防老,居家養老,但這目前根本無解,很多老人基本上一年也就過年才見到子女幾天,近半數中國人都處於在外鄉漂著的狀態。現在房價這麼高,房租這麼貴,將老家的老人接到大城市去養老,也必然是一種沈重的負擔。索性現在50後60後們身體還硬朗,現在很多年輕人還在啃老而不是在養老,這些老人還要在老家幫著年輕人中年人看孩子,照顧家裡的莊稼地。再過5年,再過10年該怎麼辦呢?他們老的走不動了,中年人又該怎麼照顧他們,你有沒有能力把他們接到大城市?又或者你能否放棄現在有的一切,回到老家去贍養父母?這些問題,很多人也許都還沒想過。
想的再遠一點,如今這代中年人怎麼辦,撫養比現在好歹還有二比一,兩個人照顧一個老年人,等我們老了,撫養比可能會低於一比一,壓力不光是經濟上的,甚至是精力和精神上的。所以,最後的解決方案,一定是社會化養老,集約化養老,中國人長久以來的養兒防老和居家養老,已經沒有實現的基礎。而社會化養老說白了就是我們都要進養老院的,這樣才會讓資源的利用更高效,到時候年輕人的人力成為稀缺資源,把老人集中在一起,1個護士可以照顧10個老人,如果要分散開,成本將極高,一般家庭根本負擔不起。所以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難題,現在大家都在不遺餘力的搶房子,等再過10年,大家可能就該不遺餘力的搶養老院的床位了。據說,公立養老院價格便宜,但現在就要排隊幾十年了,而私立養老院,一個老人的收費已經接近了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的一半,什麼概念?也就是一對夫妻,不吃不喝才夠把四個老人送進養老院的。雖然現在大家還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但現實其實已經無限接近了。在未來的10年中,50-60後越來越老,身體越來越差,我們將會越來越接近這樣的局面。當勞動人口被家庭重擔壓垮了,經濟繼續減速也將在所難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