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書也往往顢裡顢頇,不求甚解。就算是看很多圖片的雜誌,有時也是略過很多訊息,不求甚解。(圖片來源:Pixabay)
幾乎人人都讀過詩詞,甚至會背誦個一兩句千古佳句。可是,你有注意過詩詞的題目與內容的關係嗎?像朱慶餘為何為「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訂定詩名為《近試上張水部》?他可是下了一個沒有人看得懂與內容有何關係的標題呢!其實,這具備了唐代詩詞慣用的雙關意,裡面自當有文人的小故事,待大家探掘。
讀書若糊塗 難查雙關意
讀書對多數人來說是件苦差事,而我們讀書也往往顢裡顢頇,不求甚解。除了不去仔細研究詞意、文意之外,連讀書都會落字。國學大師錢基博讓人敬佩的,除了勤奮治學到「於車塵馬足間,也總手執一卷」,他更是持有「生平讀書無一字滑過」的嚴謹態度。這種讀書態度雖令人敬佩,卻也讓人畏步。畢竟,怠惰、慵懶、自豪於垂手可得的知識、不喜思考,是一般生活的常態。然而,我們總得偶爾提起精神來認真一下吧!
當我們在閱讀文章或書本,碰著都讀得懂的狀況,固然很好。但有時候,我們也得細細叩問,真的都懂嗎?或是說,有沒有覺得哪裡奇怪?舉個唐詩的例子來說說吧!
我們小時候都讀過詩詞,甚至還背過不少。可是,除了瞭解詩詞內容以外,就足矣了嗎?有些詩詞可能是令你想忘都忘不掉,甚至是會讓你覺得它這一句就等同於中國詩詞的精粹了。可是在背詩之前,你說不定會發現有些詩詞的題目根本就看不出內容在講什麼,而且還與詩句內容無關。作者為何要下這樣的標題來唬弄大家?這自然是有它的主因。畢竟有些意圖只能借用雙關來傳遞真意,不能講得太直白、太清晰,這樣不僅顯得淺薄,失去了含蓄的美感,也同樣的失去了文人該理所當然彰顯出的「文墨水準」。
朱慶餘試前贈雙關詩
朱慶餘在詩作《近試上張水部》中,即藉新婦的心聲表達了自己的意圖: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詩中,憂慮眉毛濃淡不合時宜的委婉新婦,實則是作者朱慶餘的化身。《近試上張水部》又做《閨意 獻張水部》,這首詩是知名文人朱慶餘在參加進士考試的前幾天,特意寫下以交給享有盛名的主考官、擔任水部員外郎的張籍。朱慶餘的主意是想知道自己寫的詩作究竟符不符合主考官的胃口,所以才先借用新婦的角色,措辭委婉地闡述意圖。
此詩的末兩句實在經典:「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呈現作品讓張籍先過目,並委婉地問聲:究竟合不合他的意。
在考前先與主考官打個交道,此種風氣在唐代很盛行,是唐代科舉的現象。將自己滿意的詩文做成卷軸呈給名人或高官,以利主考官能賞識自己,這是「干投行卷」。倘若數日後又再呈送一次,則為「溫卷」。這種古人推銷自己的「溫卷詩」,亦稱「干謁詩」,類似於現代人自我推薦的信函。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標題《近試上張水部》,就很好理解了。我們可以解釋為朱慶餘在臨近考試前,先以作品來「誘惑」主考官。詩人蔣勳即於〈美學系列/畫眉深淺 一首詩的兩種讀法〉持此論,認為朱慶餘是先以作品會張籍,希望博得主考官的青睞。只是,不知道朱慶餘是否暗自認為文采高到能接近審卷者張籍的水平,但因為他又有些惶惑、患得患失,因而在多方思量之下,將詩題定為「近試」了,是否又多了層雙關意?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圖片來源:大唐榮耀視頻截圖)
主考官張籍回贈雙關詩
張籍收到朱慶餘的作品後,細細品讀,應當是甚為滿意,否則就不會撰寫內含雙關意的七言絕句《酬朱慶餘》來回覆了: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這首詩的詩意是:
鏡子照映出越女妝扮後的美麗模樣,
她自知明豔動人,卻也因此更加深思起來了。
有的女子穿上齊地的絲綢卻不受人重視,而這位越女唱的採菱山歌卻足以拚敵萬金。
張籍在這首詩作中,將朱慶餘比擬為光彩攝人的越女。張籍表示,朱慶餘的文采已經很好了,他自己雖然也明白這個事實,卻反倒使他更添思慮。「齊紈未足時人貴」則是指,有一些人的作品僅是華而不實,虛有其表,因而並未獲得看重。此句亦間接揭示朱慶餘是真材實料的文人。尾句則是稱越女(朱慶餘)美妙的歌喉(厲害的文采),價值萬金。
朱慶餘呈上的雙關意詩作實屬良作,而張籍亦回贈內讚對方的佳作。兩者都不愧為文壇的知名文人。不過,朱慶餘呈現詩作給主考官的事情,雖然後來成為了文壇佳話,當然亦有人拿此事說嘴,畢竟考前獻詩干擾了主考官的客觀判斷,這種以「詩」走後路的行徑怎會受人誇耀。朱慶餘此舉是有意藉作品先獲得主考官的注目以奪得俸祿,理當招來非議。
參考資料
邱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2000)
嚴家偉〈嚴家偉:詩味與含蓄——讀詩偶得〉
蔣勳〈美學系列/畫眉深淺 一首詩的兩種讀法〉
劉繼興〈錢基博是如何教育兒子錢鐘書的?〉
張籍《酬朱慶餘》(唐詩宋詞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