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在「文革」第一年(1966年)被迫害致死的多名中國作家、學者等已離世滿50年。根據相關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這些文人作品的個人版權已到期。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會掀起文革作品的再版潮,讓讀者瞭解那段被掩蓋的歷史,引發反思。
版權保護期屆滿 或掀文革作品再版潮
文革開始後,中國出現了自殺高潮,許多知識份子如老舍、傅雷、翦伯讚、吳晗、儲安平等都是在文革初期走上絕路。據《端傳媒》報導,這些作家、學者均受到「文革」的波及,許多人遭遇過批鬥、毆打、抄家、凌辱等對待,一些作品也隨之遺失,成為文化上的遺憾。
中國於1992年成為《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的締約國。按照公約規定,文學或藝術作品的版權在著作權利保護期終止後就將進入公有領域,即通常所說的公共版權範疇。在中國,著作權的權利保護期為50年。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稍早時候在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從明年開始,如果有出版社想要出版像是老舍、傅雷的作品,或是有人把作品放到網路上進行傳播,或是有公司想要將其改編為影視作品,都無需再徵得作者家屬的同意,也不用支付版權使用費用。」
也就是說,老舍、傅雷、鄧拓等著名作家的約200部作品,在版權保護期終止後就可進入公有領域,有分析認為,預計今年各出版社將會出版大量他們的著作,掀起出版熱潮。
文革:人類歷史上的慘痛經歷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文革爆發後,不少作家被當成「階級敵人」揪鬥、抄家、侮辱,有些人含恨自殺,有些人則在傷病中含冤去世,一些作品也隨之遺失。
河北獨立媒體人朱欣欣認為,文革作品再版,將「喚起人們對那段歷史的回憶與反思。」「因為這些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從藝術的角度反映了那個時代那些藝術家他們的思考以及他們的追求。……通過他們的作品還可以進一步喚醒人們去瞭解他們的心路歷程,瞭解他們的思想,通過這些來瞭解中國知識份子們的精神思想史,對於認識當下中國的現實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注文革作品的作家馬先生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作家本無自殺的傳統,但到了文革卻集中出現一個自殺的高峰,但至今大家仍遺憾地看到,對於這場民族大劫難,中共執政者仍是一筆帶過、輕描淡寫,這一定會為日後歷史重演埋下禍根。
馬先生說:「這些作品潮出來,當然對揭示文革當時的慘烈情況,引發人民對文革的關注,思考有關文革以及中共執政的問題,當然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文革這樣一個人類歷史上非常慘痛的經歷,歷史事實抹煞不掉的。」
盤點:文革第一批慘死作家
早年,有大陸網友整理出文革中受迫害而自殺或死亡的近200位著名文學或各類藝術大師的名單,被各大網路論壇轉貼,其中的作家、學者包括(但不限於):
老舍,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著有劇本《茶館》、《龍鬚溝》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因被紅衛兵鬥得身心疲憊,於1966年8月24日投身太平湖自盡,終年六十七歲。
傅雷,作家、翻譯家、音樂家,翻譯了巴爾扎克、伏爾泰、羅曼.羅蘭等文化名家的多部代表作品,包括《歐也妮.葛朗臺(Eugénie Grandet)》、《約翰.克里斯朵夫(Jean-Christophe))》等。1966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門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婦被揪到大門口站在長凳上戴上高帽子批鬥,慘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服毒自殺,他的妻子朱梅馥當日亦隨之自縊身亡。
鄧拓,人民日報總編輯、作家,著有《中國救荒史》及史論雜文等,5月16日,戚本禹發表文章公開點名批判鄧拓,稱鄧拓「是一個叛徒」;5月17日晚,鄧寫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與妻訣別書》後,於5月18日自縊身亡,成為在那段非常的歲月裡,第一個以死抗爭的殉道者。
汪篯,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汪篯隋唐史論稿》等,於1966年6月11日服毒自殺。
李平心,歷史學家,著有《現代社會學理論大綱》、《中國近代史》等,文革前夕即遭圍攻和迫害,1966年6月15日自殺。
葉以群,文藝理論家,著有《文藝創作概論》、《文學問題漫談》等,於1966年8月2日跳樓自殺。
陳笑雨,文藝評論家,1949年後歷任《文藝報》副主編、《新觀察》主編、《人民日報》編委兼文藝部主任。著有《思想雜談》、《說東道西集》等。文革初期即遭批鬥,因不甘屈辱,於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盡。
陳夢家,考古學家、詩人、古文字學家,著有《殷虛卜辭綜述》、《老子今釋》、《夢家詩集》等,曾於1966年8月24日服安眠藥自殺未果,後於同年9月3日自縊身亡(有懷疑其是被打死後偽裝成自殺)。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