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個錯字的思考(圖)
有一次,一位副主編留言告訴我:寫錯了一個字,笑翻了一群人。嚴肅地告誡我得小心了!我馬上回覆他說是因為自己用五筆打字,所以才出現只打了一個字頭的情況,感謝他的提醒!下線後不由又想,用五筆打字,怎麼就會只打了一個字頭呢?自認為出錯率很低,這種情況很奇怪啊。突然想起來,大約10多天前,我在洗澡時結結實實摔了一跤,右手撞到了牆壁上,一個指關節受傷腫脹,當時還想能不能再打字了?好在很快沒有大礙了。那麼為什麼會摔跤呢?是因為忙,或者說是因為懶,浴池沒有及時清洗,造成池面太滑,又外出多日回來一頭衝進浴室,結果防不勝防,差點摔斷手指。
經常用「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來勉勵自己,可是忙起來的時候,真的是房間都來不及打掃,想安排好生活、工作、學習,照顧好家庭、孩子、先生,諸多事物,感覺焦頭爛額,真的是很難啊!當然,整天慌慌忙忙的,也是出錯的一個原因,怎麼才能做到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呢?
邵子曰:「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一日之計在於晨」,古人聞雞起舞,勤學苦練。陶淵明也說:「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早上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光,很多事情如果不早起做完可能就拖沓無成了。不斷的勉勵自己規律作息,早起!早起!再早起!
人們常說的「一年之計在於春」,多是指農事吧,春耕,夏種,秋收,冬藏,農事特別需要把握好節氣和時令,如果延誤了播種的季節,將影響一年的收成。人生何嘗不是一種耕耘啊!種莊稼如果不守時,就不會有好收成;做學問如果不趁年少,就不會有好成就;做人如果沒有規劃,就將碌碌無為。
「一生之計在於勤。」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籍《白孔六帖》中,即立有「勤」的分類標目,為官有「勤官」之目。農夫有「勤勞」之目。求學有」勤學」之目。勤學者如《戰國策.秦策一》記載「(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有關勤的詞和說法也很多,勤快、勤懇、勤能補拙、克勤克儉、勤儉持家、勤學苦練、勤政愛民、「業精於勤荒於嬉」等等。總之,就是「勤有功,戲無益。」
古人云:天道酬勤。古人把「勤」歸入了天道的範疇。「天道」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尚書》中,《尚書.大禹謨》中「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感動天地,再遠的地方也能達到。滿招損,謙受益,常常就是天道。
由此可見,勤不僅僅是人們一種對待生活工作應持的態度,更是一種自身修養的道德品質。做事用心用意、盡心盡力,不偷懶、不取巧、不貪圖安逸,上天就會酬報勤奮的人。「酬」有酬報之意,也有(幫助)實現願望的意思。
朱熹《〈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過去從入小學開始,就學習灑掃等禮節和六藝的才能,灑掃,即灑水掃地,泛指家務事;進退,即迎送客人之類的禮節。明.朱伯廬《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