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荒誕!基層政府竟為招商」買外資」

 2016-09-12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6年09月12日訊據南方都市報報導,為完成「招商引資」任務,江蘇北部某市部分基層政府主導,通過「當地能人」組織境外美元,以招商引資投資款名義打入政府指定企業的賬戶,經官方虛假驗資結匯後,將等值人民幣返還給出資方,並給予每100萬美元十數萬元人民幣不等的獎勵。據公開的法院判決資料,目前已知該市至少有31家基層政府主導參與事件,涉及資金人民幣數十億元。

招商引資的地方壓力,作為一種被異化的政績衝動,經由各級政府的層層加碼,被裹挾其中的有類似地方法檢機關(直到中辦發文禁止司法部門參與非職權活動),更有地方政府公職人員、官員。光鮮的數據,最終成為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然,也有完成了的,比如南都此次報導的基層政府,就不惜以巨額獎勵為代價,「買」來大筆外資臨時過境幾天,以完成招商引資任務,但就是這樣一種「不可持續,浪費地方財政」的行為,近年來在當地愈演愈烈。

據官方招商引資數據顯示,2010年前後開始,當地的招商引資「開始騰飛」,2009-2011年的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5.47億美元、10.5億美元和16.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1%、92.2%和54.1%,增幅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耀眼的政績,有多少官員因此被提拔,轉任其他更重要的職位?留下的問題則是,政績中的「實際利用」外資,是真的利用了嗎?「臨時過境」幾天的巨額外資,帶走的是地方財政的真金白銀,留下的只是讓基層政府可以暫時交差的招商任務。

如此招商,有任何現實意義嗎?圍觀者或許認為沒有,但對身陷其中的官員,尤其是為高額的招商指標加持、進行壓力分解的較高級別地方黨政主官而言,是其任期內的漂亮數據,還可能因此帶來升遷的籌碼、光鮮的履歷。另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則是:為什麼必須是外資?地方政府對能招攬來外資、外商的痴迷背後,其實從一開始就讓政績目標壓倒了真正的地方經濟發展。招攬外資被認為更有國際範兒,各地的招商活動都要請來幾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做點綴,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項目集中在某一天集體簽約,但後續的資金和項目落實情況卻需要反覆核對、摸底、排查。招商成了虛晃一槍,所謂的「欺上瞞下」事實上無論上、下又都對這場鬧劇心知肚明,那些光鮮的數據,究竟在騙誰?

對該市「買外資」亂象的司法態度,似乎也並不嚴厲,反倒多少迎合了涉案地方政府出具的所謂「免責協議」承諾。「經濟損失和法律責任由地方政府承擔」,一紙並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承諾,卻真的可以帶來涉案「能人」全部緩刑的一審結果,留情面的判決背後,是否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大事化小」的能量?誰才是這一場荒誕鬧劇中真正的「能人」,能「買」來外資的,還是能搞定司法的?

30多家涉案地方政府在本案中該負怎樣的法律責任,主導、客觀上倒逼出這一場「買外資」鬧劇的地方黨政主官,是否該為此承擔法律乃至政治責任?已經被證實、被查處的「買外資」醜聞,在某些官員接下來的履歷中,是否還將以光鮮數據、耀眼政績的面目繼續存在?問責不徹底,司法留情面,如果任憑「法不責眾」,亂象勢必死灰復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何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