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胎教之道(圖)
胎教一詞源於中國古代。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夠容易被孕婦情緒、言行同化,所以孕婦必需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名為胎教。
古人重視胎教
《大戴禮記·保傅》:胎教之道,書之玉板,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銅而御戶左,太宰持斗而御戶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縕瑟而稱不習,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則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師吹銅曰:聲中其律。太宰曰:滋味上某。」
古人重視胎教,胎教之道,要寫在玉板上,藏在金製的藏書匱,放置在宗廟,以為後世所戒。青史氏記載:王后懷孕七個月以後,來到宴室,太史持銅在她的左面,太宰持斗在她的右面,諸官皆按官職侍立門內。王后要聽聲音不是禮樂,太史就撫樂稱「不習」,所要求的滋味不是正味的,太宰就倚斗說:不敢用來侍奉太子。
劉向《列女傳》記載周氏三母,大姜、大任(太任)、大姒。周文王之母大任在妊娠期間,「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文王母知肖化
「溲於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聖,大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君子謂大任為能胎教。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於邪色,耳不聽於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謂知肖化矣。」
以前周文王的母親懷孕時身體沒有變化,小便的時候在廁所裡生下文王,沒有添加任何痛苦。太王說:「我們家族將有興起的人,這個人就是姬昌吧!」姬昌,這就是周文王。文王不讓母親增添憂慮,無需保傅多操心思,未讓師長感到煩擾,事奉父王不讓他生氣,對兩個弟弟虢仲和虢叔很友愛,對兩個兒子大蔡和小蔡很慈惠,為自己的妻子大姒做出榜樣,與同宗的兄弟也很親近。
文王生而明聖,大任教導他,教他就就能認識百,最終成為周室的宗族人物。君子稱稱大任會胎教。古代的婦人懷孕以後,睡覺時就不能側著身子,座席不靠邊,不用一隻腳站立,不吃有異味的東西。食物切得不正不吃,席子放得不正不坐,眼睛不看邪僻的色彩,耳朵不聽浮靡頹廢的聲音。夜晚讓樂官吟誦詩歌,講述正人君子的事跡。這樣生下的兒子必定相貌端莊,才智和品德都出類拔萃。
所以妊娠之時,母親一定要小心所感受的事物。感受到善的就是善的,感受到惡的就是惡的。人生來而似萬物的原因,就是母親感知於物,所以形貌、聲音像它。肖化的意思是古人謂胎兒在母體中受母親的意念而轉化。文王的母親可以說是知道肖化的道理了。
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有關胎教的論述頗多。如西漢劉向的《列女傳》、賈誼的《新書·胎教》、《醫心方·求子》,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方·養胎》一書中記有「調心神,和惰性,節嗜欲,庶事清靜」,並闡明瞭逐月養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