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破解中國房地產困局之源在哪?

 2013-07-13 09: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7月13日訊】有可能成為引爆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導火索的高房價問題再度引起世界關注。

日前,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名為「中國有世界上貴得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房地產市場」的文章,將中國業已失靈、價高離譜的房地產亂象再度呈現在世人面前。

文章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相關數據顯示,世界十大最貴的房地產市場中竟有7個在中國,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廣州和重慶。

人均GDP剛過6000美元、且有數千萬貧困人口的中國,居然集聚了如此多的超高房價城市,且讓紐約、東京和倫敦等世界頂級城市難望項背,實乃真實經濟世界裡的一大怪事。甚至,不少西方主流經濟學家都難以相信,中國房地產價格與經濟基本面和人均收入如此背離?

紐約房價之高,已是世人皆知,但其一間公寓的價格也就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年收入的6.2倍;相形之下,要想在北京中心城區買下差不多的房子,則需要花去一個普通家庭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收入。

另一方面,今年6月,全國新房價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4%。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都在拚命賣地。其中北京市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同比暴增390%,上海同比增長277%,杭州更是同比增長504%。北京、上海、廣州等三大指標性城市上半年經營性土地出讓金高達1739億元,僅比去年全年的出讓金總額少195億元。

從更大的範圍來看,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月至6月份,全國306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高達11305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了60%。土地出讓金的集體狂飆,似已失控。

土地作為地方政府擁有的王牌資源,其稀缺性和開發過程中的保護性理應得到地方政府的尊重,但這些年來,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越來越依賴於土地財政的支撐。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房地產交易帶動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明顯,為17428億元,同比增長13.7%,但同期中央財政收入同比下降0.2%。

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房地產交易帶動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收入達到17428億元,同比增長13.7%,但同期的中央財政收入14606億元,同比則下降0.2%。歸地方所有的稅種中,營業稅為4596億元,同比增加561億元,增長14%;土地增值稅822億元,同比增長34.7%;契稅917億元,同比增長38.3%;城鎮土地使用稅404億元,同比增長7.5%;耕地佔用稅432億元,同比增長7.9%。背後原因,是房地產市場成交額增加帶動房地產營業稅相應增加。

儘管筆者並不認為「政府和銀行從房地產銷售收入中拿走75%」的一般說法,但土地出讓金及稅費佔房地產銷售收入60%是有充分依據的。因此,地方政府和銀行是高房價的最大受益者。

而被稱為「土地財政」典型代表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其賣地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並不高。1997年—2010年,特權政府賣地總收入佔綜合財政收入之比平均只有10%,其中佔比最高的年份為17.4%,最低的年份只有2.6%。相形之下,內地在1998年—2010年這12年間,最低的年份為8.5%,最高的一年達到43%,平均為25%。

2012年,全國5類房地產稅收總和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16.6%,是2000年的2倍多,達到歷史最高點。2012年,土地財政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所佔比重為42.1%,而2001年的這一數字為19.7%,十年漲了一倍之多,土地財政收入無疑已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各地政府對土地財政的痴迷,既是因為賣地的快錢效應日漸明顯,也由於經濟遲遲未能轉型導致既往經濟沉痾不斷表達出來,使得地方政府被迫賣地還債。

長達十年的房地產調控之所以「調而不控」,表面原因在於目標與手段嚴重不匹配;深層次原因則在於既有政績考核體系約束下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嚴重依賴。破解房地產困局,既需要在戰略轉型的框架下將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製造業等實體產業領域,更需要地方政府戒掉房地產之癮,真正告別土地財政。

梳理十年來的房地產調控軌跡,儘管以房價漲落為相關部門調控目標的做法看起來很美,例如,從當初以限制房價過快上漲為目標到讓房價回歸合理價位的目標,政策出發點即便不算最優也是次優。但問題關鍵在於調控目標與運用手段一直不匹配。

換句話說,房價調控能否與市場與民眾預期相一致,前提應是在正本清源基礎上拿出有效對策,以有效的市場手段與行政手段相結合,理順房地產市場秩序,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相關部門採取的手段往往停留在對房地產價值鏈終端環節的修修補補上。而不在房地產價值鏈的上游環節動手術。

有關部門始終在盤根錯節的房地產價值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遲遲不能告別「土地財政」、「土地經濟」局面,那麼,所有針對二級市場的所謂殺手鐧,最終都有可能將調控成本轉嫁到剛性需求的市場主體身上,就會形成某種意義上的助推房價上漲的格局。

另一方面,在每次民眾熱盼政府出臺有效調控政策之前,有關參與主體都會圍繞相關政策展開博弈。而既得利益者的空前遊說,無不釋放出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試圖綁架或影響政府政策乃至希望政府干預最終失靈的危險信號!

作為一個尚未完成工業化的新興經濟體,如果在製造業基礎不很鞏固且金融體系並不健全的情況下,就如此依賴風險極大的房地產,實在是飲鴆止渴。當年前不可一世的日本,其泡沫經濟破滅的教訓理應值得中國鏡鑒,美國的前車之鑒同樣深刻。

筆者預計,一旦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房地產泡沫破滅,進而爆發系統性經濟與金融危機,後果恐怕要比美國和日本嚴重得多。因為中國的投資渠道狹窄且不暢通,普通市場主體將大部分財富配置到房地產領域,一旦泡沫破滅,財富蒸發,其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果將非常嚴重;另一方面,由於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本位幣,使得中國無法像美國那樣在遭受國內經濟和金融危機時可以向外輻射風險;而且在既有的政經格局下,西方主要國家甚至有可能聯手打壓中國,乃至集體做空中國經濟。這種潛在的國家利益風險,恐怕是視野相對侷限的地方政府官員們未必洞察得到的。

因此,為了化解房地產泡沫,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亟待最高決策層拿出一攬子治本方案,盡快改革政績考核機制,將地方官員從事實上的「唯GDP是從」中真正解脫出來。改變經濟增長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力爭讓百姓真正享受經濟發展成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WCHINESE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