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學史上耗時最長的一篇短文(圖)

 2013-02-02 13: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寫作的速度,跟文章的好壞,是兩回事。作文不同於奧運會上的百米賽跑,寫得快,不等於寫得好。文學史上,固然產生過不少文不加點、一揮而就的名篇,但是,確實也有一些「慢工出細活」的佳作。例如,漢朝首屈一指的大賦作家司馬相如,據說寫作速度就相當之慢,一篇兩三千字的賦,他通常得寫上一年半載。因此,他流傳至今的作品,就只有寥寥的五六篇,總字數不超過兩萬。晉朝人左思,也是一個作文的慢手。一篇《齊都賦》,就忙乎了整整一年才寫完。接著寫作日後造成洛陽紙貴、令其名聲大振的《三都賦》,更是構思十載。為了寫《三都賦》,他在住處的門窗、籬笆牆、廁所內,都預備著紙張筆墨,一旦想到一個好句子,就隨手記錄下來。集腋成裘,方成佳作。中國文學史上,長篇的作品,花費幾年乃至十幾年才寫成的,例子就更多了。例如,向稱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的《石頭記》(也叫《紅樓夢》),據曹雪芹自己所說,前後寫了十年。有詩為證:「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勞不平常」。

                             

                                             歸有光

不管長篇巨製,單說短篇文章,司馬相如和左思的賦,還不是文學史上耗時最長久的文章。被稱為明代散文第一人的震川先生歸有光,他的傳世名文《項脊軒志》,從開始寫作,到最後終篇,歷時長達十五年!從開頭第一句話,「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到「項脊生曰」一番議論,大約寫於嘉靖三年(1524),當時歸有光只有十八歲;而「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直到結尾,「庭有枇杷樹,吾妻死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蓋矣」,則寫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當年歸有光已經三十三歲。

更令人稱奇的是,《項脊軒志》並不是一篇洋洋灑灑的鴻篇巨著,而只是不足千字的短文。我數了一下,正文準確字數是:六百二十九!均攤的話,每年不到三十五個字,每個月不到三個字,每十天才一個字。

歸有光之所以被稱為明代散文第一人,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他善於表現人間的悲苦之情。家族的孤寒,生活的清貧,親人的亡故,換別的作家來寫,前因後果,左思右想,古往今來,東拉西扯,或絮絮叨叨,或纏綿悱惻,或淋漓盡致,或痛不欲生,沒有一兩萬字,肯定是打不住的。但是,歸有光往往只敘說兩三件日常瑣事,便能抓住讀者的全部注重力,並使其感動至一塌糊塗。《項脊軒志》如此,《先妣事略》亦如此。他的另一篇名文,《寒花葬志》,更是以不到二百字的篇幅,寫少年婢女寒花,只用她不肯將燒熟的荸薺給主人吃和進餐時倚靠在飯桌旁「目眶冉冉動」兩個細節,就使得所有讀過一遍這篇文章的人,都永生難以忘記歸有光家這位夭亡了的婢女。我以為,歸有光至少深諳兩個道理:一個是,最能令人長久感動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另一個是,一個人最令人難以忘懷的表情,是其眼神。

網路時代,博客寫作,講究的是更新迅速,是高談闊論。生活在這個難以擺脫浮躁的時代,偶然靜下心來,想一想古代那些寫得很慢的作家,認真品味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寫成的短文章,是可以「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

来源:中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