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降准」和房價沒有一毛錢關係
2012年1月份的央行貨幣數據出臺,我就知道貨幣政策有所鬆動,但是,央行有更好的選擇,可是決策層沒有採納。面對1月份的貨幣數據,央行應該選擇不對稱降息,那就是只降貸款利率不降存款利率,這樣才能保持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也能刺激中小企業發展帶動就業增長,同時為房奴們減負。現在,水落石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以免突然發生資金枯竭。
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4%,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3.1%,流通中貨幣(M0)同比增長3.0%。屬於歷史上從未見過的難看。同時,還有一個數據,那就是城鄉居民存款減少8000億元人民幣。
關於一月份的數據分析,大家可以看看鈕文新的博客《數據:不祥之兆》。這篇博客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指出了一些問題。瑕疵是,後面的數據模型出現了一點失誤。鈕文新說:「M2增速僅為12.4%這意味著什麼?按照央行以往的經驗公式:M2=GDP+CPI+3%,如果2012年的CPI為4%至6%(我不認為,今年CPI會下降)的話,那12.4%的M2增速,只可以維繫3.4%到5.4%的GDP增長。」這個公式是錯誤的,結果也是錯的。
一是貨幣增速不僅要看到現在,還應該看看歷史。2009年,我們的M2高達29.7%,當年釋放超量資金超過10萬億;2010年M2增速又超過19%;巨大的流動性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惡性通脹全面爆發。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至少需要四年的貨幣緊縮,才能緩慢的回收流動性,中國經濟才能重回健康運行的軌道。
二是央行的貨幣公式設計是不合理,只考慮經濟增長,而不考慮經濟衰退。世界上也沒有出現過經濟永遠增長的經濟體,經濟的規律就是繁榮、衰退、調整、復甦,就像「沒有看見漲到天上的樹」是一樣的道理。也就是說,貨幣模型必須重鑄。用這種經驗式的公式,不能解決目前人民幣面對的問題。
不僅僅只是1月份數據,再往前看又有多少數據是「好看」的?所以,我們不妨跳出數據來分析基本面,就可以得出一個結果。在資金的基本面上,目前中國央行面臨的最大壓力就是美元出逃,因此,本次降准和上次降准的意義是一個道理,那就是美元出逃,釋放人民幣沖抵流動性,也就是官方所說,沖抵外匯佔款。從這個意義上,幾千億貨幣釋放出來,只是向大海潑了一桶水。這桶水,一滴也不會濺到股市和樓市上,而只會流向出口企業。
關於城鄉居民儲蓄大搬家,只有兩個經濟現象才會導致儲蓄減少,一個就是今天的伊朗一樣,貨幣大貶值,伊朗人民被迫大規模購買美元和黃金,中國人民幣顯然沒有到這個地步,因為現在正在緊縮,儘管還是負利率,但是,已經比2009年2010年的大幅貶值要穩定了;二個是樓市炒家出逃,取出存款,賣出住宅,因為賣出住宅之前要首先還完房貸,造成儲蓄大幅減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