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要真給痔瘡下個定義,很多人卻未必能說得清楚。醫學上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主要症狀是便後出血和脫出。便血是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最能引起我們重視的,具體表現為便後肛門出血,為鮮血,滴血或手紙染血,一般無疼痛;脫出是另一主要症狀,表現為便後肛門內有腫物脫出,便後可自行回納,或手送進肛門內。這兩種症狀可單獨出現,也可表現為其一。
蹲廁所看書看報
最容易得痔瘡
形成痔瘡的原因有很多。從解剖原因上講,肛門靜脈系和腔靜脈繫在盲腸下端,有許多靜脈叢和吻合枝,靜脈壁薄弱,對壓力的抵抗力減低,盲腸粘膜下組織疏鬆,有利於靜脈擴大曲張變形,容易形成痔。有些先天胚胎髮育異常者在發育過程中在肛門盲腸部發生許多先天性肛腸疾病,如先天性無肛症、先天性盲腸陰道瘘、先天性巨結腸等。長期營養不良者也容易患痔瘡。長期便秘、不好的大便習慣,如上廁時下蹲位看書看報;飲酒過多、嗜好辛辣也都是導致發病的誘因。
在這裡,需強調的是,有四大人群是痔瘡高發人群,大便時有不良習慣的人比如蹲廁所喜歡看書看報的人;久站、久坐和長期便秘的人;妊娠婦女;生活起居沒有規律的人。
別忽視術前檢查
痔分四度。I度:便時帶血、滴血或者噴射狀出血,便後出血可自動停止,無肛內腫物脫出;II度:常有便血,排便後有痔脫出,便後可自行回納如肛內;III度:便血,排便或久站時痔脫出,需要手還納;IV度:偶有便血, 痔瘡脫出不能還納入肛內或還納後又脫出。一般來講,I度痔可以保守藥物治療,II、III、IV度痔一般需要手術治療,當然,如果是I度痔出血嚴重,也可手術治療。
痔手術前要做相關檢查,無手術禁忌後,才可手術。有些患者認為痔手術小,術前檢查是不必要的,其實這樣會有很多隱患。術後7-12天為脫核期,是指手術中結紮的內痔脫落的時間,這個時期容易出血。這種出血比較危險,有時表現為血液淤積在腸內,不容易及時發現,一旦出血量大,可能會導致失血性休克。一般建議這個時期在醫院觀察。
防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鍛練
雖說痔瘡是常見病,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也是可以預防痔瘡的發生。
多坐硬板凳 當人坐在硬板凳上時,臀部有兩個坐骨節支撐,這樣血液循環受到的阻礙較小,能減少痔瘡的發生。
按時排便 最好在每天早晨起床後就立即排便,一旦有便意要及時如廁。大便乾燥時,可在每日清晨飲一杯淡鹽水,必要時可以吃一些緩解便秘的藥物。對於痔瘡患者來說,比起蹲坑,坐馬桶更好。
多吃菜 少吃辣多吃新鮮蔬菜,如芹菜、菠菜、大白菜、韭菜、南瓜等以利於排便,一些粗糧如蕎麥、高梁、玉米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少吃辛辣等帶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大量飲酒。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驚!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