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紅色文化」再度流行於中國,不免引人關注。從2007年底重慶開始「唱紅打黑」,到現今中共高調紀念建黨九十週年,一時紅歌遍唱,紅色文化大興,有甚囂塵上、山雨欲來之勢。
中共控制下的報紙大量刊登反映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的回憶文章,各省市縣政府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紛紛舉辦一系列活動,如唱紅歌、看紅色電影、徵文、黨史知識競賽、評選先進、重溫入黨誓詞等等。
重慶尤甚,又辦紅色頻道,又發紅色簡訊,又立十層樓高銅像,又扮江姐……簡直無所不用其極,彷彿一下子又重新回到文革時代。
眾所周知,中共搞了文革,但又否定了文革,其決議、文件中都曾規定要否定文革,徹底否定。文革給中華大地造成的浩劫與破壞在中國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一直記憶猶新。
巴金先生在《隨想錄》裡曾經這樣寫道,(文革過後)一聽到收音機裡播放「老歌」,就心驚肉跳膽戰心驚,彷彿又回到過去大批判中被批倒批臭、並踏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的不堪年代。
這是巴金先生「說真話」的肺腑之言。那是一個什麼年代?早請示、晚匯報、跳忠字舞……進入一種全民瘋狂,精神亢奮,群魔亂舞的駭人之狀,可笑又可怕。
大家看過由劉曉慶、姜文主演的電影《芙蓉鎮》,影片中「被掃大街」的「瘋子」(人稱王瘋子)王秋赦站在馬路上一喊:「運動了」曾讓多少人恐怖膽顫感慨系之!
按理說,這種慘痛的教訓人們應當永遠汲取,並不使其重演才對。你看中共自己都挺難為情,標榜要徹底否定,怎麼如今又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真讓人有一種恍兮惚兮、時光倒流之感。
其實,倒行逆施、不擇手段本是中共的特色。雖說眾人都很反感,但冷靜想一想也完全可以理解。
其一,這是政治上給人繼續灌輸黨文化的需要,目的在於洗腦。因為現在很多人早已淡忘了,年輕的一代更是不知文革為何物。在中共看來,不管歷史進入了什麼時代,只要能達到它的罪惡目的,它是不會在乎什麼年代不年代的,況且利用歌曲、電影這種形式也易於被人所接受;
其二,愚弄人、欺騙人的需要。主要是利用眼下社會矛盾激化,貧富分化加劇的普遍心理反應,再加上年輕人對以往不瞭解的好奇心,妄想把人從現實的黑暗拉回到對過去虛幻的懷念之中,藉以轉移人們的視線;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中共的「末日情結」。這些年來,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所謂「紅色的東西」特別多,從廣播、電影、電視、報紙再到現實社會,好像到處都充實著「紅色」。在星相學上或者一些古老的預言中,「紅色」是中共的代表色,故此一切皆紅。
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共因一味行惡而面臨即將被解體的恐怖心理。一個反天反地暴政獨裁,殘害數千萬中國人民並與全人類為敵的邪惡政治流氓集團,它怎能不恐懼不害怕呢?因此,只能借紅壯膽,拉人墊背,用心險惡至極。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紅色文化在當今再度流行,與文革有密切關聯。實際上,關於文革,中共從未根本上真正否定過,當然也就不會去真正地總結教訓。因為在它看來,一旦全盤否定就必然涉及到否定黨的領導,黨的存在就失去了合理性,這是它無論如何也不會去做的。
所以,它不可能予以否定文革,儘管文革在人們心目中早已經臭名昭著。所謂徹底否定只不過是為情勢所迫,掩人耳目罷了。在這種情況下,紅色文化的再度蔓延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毛有一個總的評價。其中講到毛所犯錯誤時,破天荒地用了這樣的詞彙:毛犯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犯的錯誤」!這個話一般人都會不知所云,很難理解。難道「革命家」就犯「反右」(105萬右派被抓被關)、 「大躍進」(餓死4000萬人)、十年內亂全國崩潰等等這樣的一系列錯誤?這是什麼樣的「革命家」?竟然「革命」到如此程度了?
再者,造成高達8000萬以上無辜群眾生命塗炭,就僅僅是一個輕描淡寫的所謂「錯誤」二字!!!明明白白地殺人豈是「錯誤」?不難看出,中共的草菅人命和視殺人如兒戲的邪惡本性。
所以,變來變去中共像耍魔術一樣,金蟬脫殼,把亂殺無辜的犯罪行為一下就避重就輕地降格為所謂「錯誤」,從而繼續愚弄中國人民數十年。
也有人說,現在時代也變了,文革那一套誰還會相信呢,輕易搞不起來。從表面看好像有道理,其實也不盡然。
時代變了,但中共未變,其邪惡本性未變,且有變本加厲之勢!君不見現在的中共在末日瘋狂之下變得更加赤裸裸、更加肆無忌憚!從貪污腐敗、征地強拆、打壓維權、堵截上訪、鎮壓民主、非法抓捕、活體解剖,一直到最後對上億修煉「真、善、忍」的群眾舉起屠刀。所有這些我們這個地球上最邪惡的暴行,都在世人的眼皮底下明目張膽地發生,一次又一次地公然挑戰人類的生命和價值底線。
俗話說,人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中共的本性和崇尚暴力的鬥爭哲學決定了其反人類的邪教本質。不管中共的紅色文化怎麼折騰,充其量也只是一種迴光返照,也改變不了其必然滅亡的既定命運。因為人類的歷史畢竟不是以中共的意志為轉移的。
- 關鍵字搜索:
- 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