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特殊的環境裡,我遇到了一位法學教授。這位法學教授自稱為中國政法大學的,她自稱來這裡是搞一個關於宗教與法律的課題研究和社會調查。與這位法學教授面對面坐下來,我就直接切入了話題:「什麼是邪教?我做了這樣的界定:使人明目張膽、肆無忌憚行邪作惡的理論說教,就是邪教;讓人心存僥倖行邪作惡的理論說教,就是邪教;讓人成為不講道德、不講人性、六親不認、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不惜出賣自己良知的畜生、政治流氓小人的理論說教,就是邪教。
我問這位法學教授對我這樣的表述是否認同。教授答認同。但教授說,你能不能通俗的、形象的對這樣的界定做一下說明?我說可以。
第一,使人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行邪作惡。我常常做這樣形象的比喻。有一個人繼承了三代人的產業,自己又辛辛苦苦過了大半輩子,為自己的後代子孫積攢了一大筆家業,置辦了百畝莊園,城裡做著幾家大的店舖。此人家資殷富但不忘樂善好施。他興辦私學,以儒家「仁、義、禮、智、信」教化鄉里,十里八鄉稱此人為德高望重的好人。
但是,一個組織帶著一幫窮人來了。這個組織的頭領指著這位富裕的好人,對他帶來的窮人說,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窮嗎?是因為有富人的存在,是因為富人剝削了咱窮人!咱們窮人要想富,不再過這受剝削、受壓迫的日子,我們就武裝起來,把富人打倒、打死,把富人的東西財產弄到手,分了。
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有一個善惡是非觀念。在這個組織帶來的窮人中,有人就說,人家的日子是辛辛苦苦過來的,我們把人家打倒、打死,把人家的家產搶了、分了,這不是殺人搶劫嗎?這個組織的頭領說,這怎麼是殺人搶劫?我們這是正義革命!誰再說我們是行邪作惡的殺人搶劫,誰就是反革命……
於是,這種傷天害理殺人搶劫的行邪作惡在這個組織的理論裡成了正義的革命。只可悲,有多少人受了這一邪惡理論的矇蔽,作出了明目張膽、肆無忌憚殺人搶劫的惡行而不知改邪歸正。
第二,讓人心存僥倖行邪作惡。中國人歷來崇尚儒、釋、道文化,相信有神、有佛、有天理報應。《西遊記》中講,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古人知道,一日三省,夜惕四知。兩個人做了壞事,除了你知、我知,還有天知、地知。天理報應,如影隨形,無處不在。所以,古人不敢心存僥倖的為非作惡。於是乎,人人敬畏天理,修心向善,自然天下太平。
還是這個組織,推行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讓人們不要相信有神、有佛、有天理報應。只要有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受到批判,說什麼這是宣傳封建迷信。
為什麼貪污腐敗盛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無神論使人類許多約束人不能行邪作惡的法律失去了終極約束力。於是,多少人心存僥倖的行邪作惡。
第三,讓人成為不講道德、不講人性、六親不認、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自己良知的畜生、政治流氓小人。還是上面提到的這個自稱為「偉大、光榮、正確」的組織,這個組織有一套「整人」政治運動理論。其建政以來,政治「整人」運動不斷。運動中,有多少人為了所謂的「革命、先進、積極、進步」等等的政治虛名,與自己的父母劃清階級界限,打自己的父母,罵自己的老師,夫妻反目,朋友互相揭發,有多少人淪為了不講人性,六親不認的畜生、政治流氓小人!
試想,一個組織所奉行的理論可以使人淪為不講人性,六親不認的畜生、政治流氓小人,這種理論還不是邪惡的嗎?稱這種邪惡的理論說教為邪教,不對嗎?!這樣的組織,還不是邪教組織嗎?至於這個真正的邪教組織是誰,我想不言自明。說清了什麼是邪教組織,誰在利用邪教組織,也就有了答案。
這麼多年來,誰在利用邪教組織作出了危害中華民族、危害人類道德的邪惡行為?十年文革,已被史學界稱之為是人類歷史上最荒謬、最邪惡的十年。那十年,中國人被迫害致死多少人!誰是造成十年文革邪惡的罪魁禍首?在今天,政治流氓集團及其幫凶,先是顛倒善惡把教人向善的污蔑為邪教,隨後濫用《刑法》第300條對具有這一偉大真理信仰的群體殘酷迫害-非法抓捕、審判、關押。有多少人被強加了利用邪教組織破壞國家法律實施的罪名而被關進勞教所、監獄甚至被迫害致死!
誰才是利用邪教組織破壞國家法律實施的罪犯?一種理論是不是邪教,不是哪一個政府、哪一個人來定論的。關鍵在於這種理論說教是教人向善?還是教人行邪作惡?!
我曾經從事過法制類新聞的編輯工作,你是一位法學教授,這種悲哀發生在我們的時代,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每一位從事法律研究工作的、每一位執法者(檢察官、法官、律師)的恥辱!
說到此,我再也說不下去。我直視著這位法學教授,我看到這位法學教授的眼裡噙滿了淚花。她對我說:我這是第一次聽人這樣講什麼是邪教。我說,當一個人知道了誰才是真正的邪教組織,他不僅不會再為這個邪教組織所迷惑,去幹傷天害理的事,而且他會退出這個邪教組織。
她說,我明白了,我知道怎麼去做了。我為她明白了真相而高興。她最後關心的對我說,你說話今後別太直了,要學會保護自己。我知道,她是為我好。我說,謝謝。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法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