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一則新聞報導一名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因與老師發生矛盾,無法繼續學業,最終回國;本月初,一則題為《在俄中國留學生現狀:心理健康需重視》的新聞又見諸報端。短短十天,連續出現兩則留學生不適應的報導,引起留學生家長的擔憂。留學初期如何順利地適應留學生活?留學前又應怎樣未雨綢繆?過來人和專家的經驗值得借鑒。
留學障礙
課堂上總擔心被「點將」
Sam是法國一所大學建築專業的大三學生。「其實我在國內已經有一定的法語基礎,但是到了法國之後,我發現,我根本無法用法語和他們交流,只能用英語應付日常交流。」Sam回憶說,「這一度讓我變得自閉起來,我不太願意參加活動。」不過,Sam也明白,要想完成留學,就必須學好法語,於是他隨身攜帶電子詞典,看到不懂的,或者聽不明白的,就自己查字典。「但效果並不好,一個多月我的法語都沒有什麼提高,我又著急又苦惱。」
對很多留學生而言,語言溝通障礙往往是適應留學生活的最大障礙。由於語言不通,留學生難以與當地人溝通,就越發感到孤單和無助,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習,導致自信心不足,如此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對於今年6月底去加拿大讀語言課程的小林來說,最大的難題是克服孤單和想家的愁緒。「其實溫哥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這裡有很多來自各個國家的留學生,當地人也非常友善,文化上也很包容,但這裡始終是外國的月亮,沒有家的感覺。」小林已經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各種活動,盡量多和學生老師交流,但想家的感覺還在克服當中。在紐西蘭留學的小劉表示,剛到紐西蘭沒什麼朋友,經常會想念國內的朋友,晚上就一直掛著QQ找人聊天。
雖然英語基礎不錯,在日常交流方面沒有太多障礙,但應付某些科目,特別是適應國外開放式的教學方式,還是讓去年赴美國哈特福德大學留學的小偉適應了大半年時間。「學術英語畢竟和日常英語不同,很多專業課程剛開始真的感覺很難,總是覺得自己思維慢半拍;起初也不適應老師經常發問、經常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總是提心吊膽,擔心自己被‘點將’。」小偉表示,文化觀念上的不同也需要適應,「我剛到的時候,想和室友搞好關係,於是一起吃快餐的時候,看到價格不太貴,就提出要請客,誰知室友們並不高興,臉上還露出奇怪的表情,我後來才知道,美國人不喜歡請客,更喜歡AA制。」
過來人說
「厚著臉皮」才能結識新朋友
「剛開始,最重要的是敢說。」2008年赴英留學,現在埃克塞特大學上大二的小譚坦言,為了融入當地學生,曾變得「厚臉皮」,「第一步是要和室友拉近距離,比如多找機會和室友一起吃飯,多聊天;然後,就是要厚著臉皮去認識新同學。見到不認識的同學,我就會問他是哪裡的,學什麼專業,其實聊一會兒就認識了。」小譚說,剛開始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一個月下來就適應了,再認識新同學就變得很自然,現在他已經能夠主動和陌生人搭訕。
為克服想家的孤單感,小林一開始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學校每週五會組織我們去參觀當地的特色店,還能吃特色小吃,這對我們融入當地生活很有好處。」小林表示,「其實當地人非常友善,你在路邊看地圖,就馬上有當地人過來問是否需要幫助。他們知道你是留學生,說話會放慢語速,所以不要害怕被笑話而不敢與人交流。」
專家表示,學生初到異國,應該開朗一點,有時間就盡量參加學校或者同學間組織的活動。「如果去了覺得自己不喜歡可以禮貌地告辭,但最好不要因為自己不瞭解該活動就一概拒絕參加,那樣會喪失很多開眼界的好機會,又不利於很好地融入當地生活。同時,如果老是無故拒絕同學的活動邀請,別人會誤會你不願意跟他們交往,這樣很難結識到當地朋友,缺乏交流,語言能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
剛去法國時,室友邀請Sam去參加派對,sam總是不願意參加。「一來覺得自己法語不行,怕出醜;二來,我對吵吵鬧鬧的派對真的不感興趣。」被拒絕的次數多了,室友後來不再邀請Sam了,他與人交流的機會就越來越少。Sam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主動提出和室友一起參加派對,「其實如果不感興趣,你可以找個人在一旁聊天,多參加幾次,就能適應了。」
專家表示,學生初到國外求學,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這時要懂得求助。「對於國際學生,學校會安排一個advisor來協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當中出現的問題。如果學生遇到問題,可以提前跟老師預約時間,獲得與老師單獨面談的機會。在美國,還可以找國際學生辦,這是每個美國學校常設的專門協助國際學生處理各種事務 (包括錄取、簽證、打工、組織文娛交流等活動)的機構,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產生的一些疑問告知國際學生辦的老師,老師會幫忙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對於學習上的問題,小偉建議與老師主動溝通,找出自己學習的弱點,商量提高成績的方法,「不要等成績比較差了老師來找你,也不要只向父母訴苦,因為在學習上父母幫不到你,最好就是直接向老師求助。」
留學準備
提前培養自理自律能力
要想成功留學,僅僅為拿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奮鬥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在語言、心理素質、生活自理能力、文化認識等多方面提前做準備。留學顧問表示,首先,英語水平必須加強,必須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樣在生活、學習上才能適應。其次,出國前要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出國後,親人不在身邊,大小事情都要自己獨立處理,因此對孩子的獨立能力要求很高,最好能夠提前讓孩子有住校經歷。此外,孩子的自律性也很重要,要較早養成自覺自律的習慣。
「我初中就開始住校,生活自理能力還不錯,平時在家也會幫媽媽做飯,所以在生活上適應得不錯。」小譚說,「國外的學習非常自由,老師上課也不會點名,也沒人監督你,全靠自覺。」
「其實如果有一兩個興趣愛好,對於克服留學初期的孤獨感很有幫助,還能因此交到新朋友。」由於較早就考慮要出國讀大學,所以高中開始,小偉就特地學打網球,還參加學校的網球社團,「剛到美國時,孤獨無聊的時候,我就去打網球,後來漸漸認識了不少球友。」
出國後前半年的不適應,主要是因為兩個國家的文化、生活方式等差異造成的,所以留學前要做足功課,盡量詳細地瞭解對象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日常生活等方面,比如圖書館怎麼用,公共汽車怎麼坐等等,瞭解得越清楚,準備得越充足,心裏就越有底,出國後的生活也就更加順利。
專家特別提醒在國內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同學,不要總是拿國外的生活和國內的生活來比較。畢竟出去讀書是一個歷練和獨立的過程,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未雨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