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買理財產品謹防被保險

作者:王超凡  2010-06-19 14: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去銀行存錢或者買理財產品,怎麼糊里糊塗買了保險?教你幾招,防止掉入「陷阱」。

亂象:不少人「被保險」

亂像一:去銀行存錢,卻「存」成保險。

張女士半年前去一家銀行存款時,一名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向她推薦一款新的「理財產品」,稱該產品收益高、風險低,比存錢划算。出於對銀行的信任,張女士花15萬元買下了該「理財產品」。

最近,張女士急需一筆錢,想起花15萬元買的「理財產品」,於是到銀行想把錢退出來。可一查詢,才知道自己當初買的竟是保險產品,如果現在退保,需支付一大筆退保費。

「當時向我推薦這個產品的人,和銀行工作人員穿一模一樣的衣服,也沒有告知我這是保險產品,要是說清楚,我才不會花那麼多錢去買呢。」張女士如是說。

亂像二:理財產品遭遇「狸貓換太子」。

肖女士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好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挺高,可等她去銀行購買時,工作人員告訴她,那款產品已經賣完,不過現在還有另一款「理財產品」也不錯,保證收益,同時還有保障功能。肖女士一聽感覺還不錯,自己的錢目前也不著急用,也沒有仔細詢問,便購買了這款產品。

回到家,肖女士才仔細看了合同書,發現上面蓋著某保險公司的章,仔細看了一下合同細則,發現這明明就是一份保險。肖女士有些納悶,明明是「銀行工作人員」推薦的產品,怎麼成了保險了呢?

亂像三:存錢「贈」保險。

據李先生回憶,去年11月他去銀行存錢,一位工作人員對他說,由於你存款金額已達到「受贈」條件,只要簽個字,就會被贈予一份保險。李先生想,反正是免費贈送,不用花錢。於是,他未細看工作人員提供的文件,就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今年6月,李先生急需用錢,到該行取款,卻被告知,他並未在銀行存款,而是用10萬元「買」了份保險,如果要提前退保的話,只能拿到9.1萬元。

李先生非常憤慨,當時,他要辦的是存款業務,工作人員也聲稱是「免費」贈送保險,為什麼免費贈送竟讓他付出這麼高的成本?

撥開亂象「迷霧」

保險公司在銀行銷售保險,本是正規渠道,但是一些保險銷售員在賣保險的過程中,誤導消費者,致使現象產生。

近期,記者專門去北京的銀行網點進行「實地感受」。在很多銀行,存錢或買理財產品時被忽悠成買保險的現象雖不普遍,但仍有少數銀行存在此類現象。據悉,在一些二三線城市裡,這種現象多於一線城市,當地媒體對於此類投訴的報導也較多。

這些現象中,都有一些共同點,可以給我們以警示。為貼近投資者的接受度,在一些銷售人員的口中,往往將「保險產品」替換成「理財產品」;把「交保費」解釋為「儲蓄」;把「買」保險說成「存」錢;把產品本身就有的「保障功能」說成「白送」等等。

事實上,各地保監會曾出臺文件規範銀保銷售渠道,比如,代理保險銷售的人員不能將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存款、基金等產品混同推介,不得套用「本金」、「存入」、「利息」這樣的概念,不得片面地將保險產品的收益和銀行存款利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或基金的收益進行比較,等等。

出臺規範措施後,這種現象有一定的收斂,卻未杜絕。另外,銀行也不會主動取消和保險公司的合作,因為銀行作為中介代理機構,可獲取手續費和代理費。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險經紀人告訴記者,銀行和保險公司簽訂的合同費率一般在3%左右,但保險公司會在私下通過各種獎勵、廣告費用,以隱蔽方式支出手續費,使總體手續費比例實際上達到5%至6%。

那麼,一旦不小心將保險產品當作理財產品買了,應該怎麼辦呢?你有兩次機會可以利用。

第一次機會,是10天的「猶豫期」,即保險合同簽訂10日內,被保險人如果後悔,或對產品不滿意,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取回。

第二次機會,是客服人員的回訪。一般,在購買保險10天後,客服人員會詢問你對購買過程、保險條款是否有疑問,是否反悔,如果無意見,就視同默認。購買者此時如果察覺自己所買產品是保險,可以退出不要。

巧識理財產品與銀保產品

但是,一旦錯過以上兩次機會,想要退保就難了。

一般,提前退保是按合同載明的現金價值計算錢款的。在保險合同的前幾頁有關於現金價值的相關記載。第N年對應的金額,就是退保人可以領取的數目。另外,提前退保,以前所交保費肯定是拿不回的。投保第一年就退保,損失更大,因為攤在這一年的管理費用等最多,不僅拿不到收益,本金也會損失。

所以,在銀行遇到如此推銷員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首先,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是記住理財產品無保障功能,保險產品則有保障功能。

其次,詢問產品期限。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不如保險產品期限長。保險產品的期限,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而理財產品少則幾天,多則一兩年,只有少數產品能達到5年。

再次,詢問繳費期限。所有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一次交清,而保險產品有的需要一次性交清,有的則需分期繳費。

最後,追問計息方式。理財產品採取的主要是單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數額的存款,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收益空間,不論收益固定還是浮動。保險產品則大部分採取復利計算,即在保險期內,投資賬戶中的現金價值以年為單位,進行利滾利。

「急需用錢的話可以取嗎?」您還可以這樣追問。理財產品提前贖回和保險提前退保,付出成本均很大。但是這樣的問題,可以提醒您一旦「出手」,「反悔」的代價很大,也有助於您現場決定。

另外,比較直觀的區分方法是看銷售人員。一般,銀行的理財經理佩戴有理財上崗證或工作牌。

来源:投資與理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