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全球經濟復甦中現新失衡

作者:劉軍紅  2010-02-15 00: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全球經濟復甦中現「新失衡」

專家觀點:多數上市公司經常利潤成倍增長,而股市行情卻低迷沉浮;日美歐等主要國家的新增就業開始回升,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金融企業日漸擺脫危機困境,大幅盈利,但各國財政反而亮起桔色警燈。

這表明發達國家的經濟對策依然沒有擺脫注重全球市場競爭,忽視經濟發展均衡;注重大金融、大產業資本利益,忽視經濟與社會基本均衡的傾向。由此,僅僅依賴新興市場國家的努力,世界經濟恐很難擺脫顛簸震動的失衡狀態。

歲末年初,發達國家企業相繼發表決算報告。出人意料的是,多數上市公司經常利潤成倍增長,而股市行情卻低迷沉浮;另一方面,日美歐等主要國家的新增就業開始回升,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與此同時,金融企業日漸擺脫危機困境,大幅盈利,但各國財政反而亮起桔色警燈。危機後的世界經濟日趨表現「新型不均衡」特徵。

縮小均衡型重組跨國企業收穫巨大紅利

危機後,全球產業大重組成為2009年世界經濟最顯著的特徵。與以往的產業重組不同,在後危機時代,日美歐等主要國家的跨國公司主導的產業重組凸顯兩大特點,一是縮小均衡型重組,主要做法是壓縮庫存,消化負債,積極利用現有設備,控制產能擴張,以最小的「戰略成本」煥發最大的重組紅利。其結果是導致全球產業重組規模縮小,據湯姆森路透調查,截至2009年12月16日,世界重組並購累計金額僅達1.97萬億美元,為2004年後最低。二是全球產業調整突出了新興產業主導權競爭。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家電、新型汽車等環保產業,以及生物醫藥等產業成為各家追逐利潤的新領域。跨國公司在積極追求成本的同時,不惜重金搶佔產業布局制高點。跨國公司的產業戰略重組給發達國家帶來了巨大紅利。據《日本經濟新聞》評估,2009年日本主要上市公司的純利潤平均膨漲5.5倍;美國的500強企業純利平均增長2-3倍,美國勞動生產率也大幅回升。

大舉挺進亞洲改變全球貿易投資結構

金融危機後,日美歐等將戰略目標集中於亞洲。跨國公司也以亞洲市場為基地展開全球產業大調整、大布局。進軍亞洲市場成為發達國家擺脫危機,搶佔新時代產業競爭制高點的主導戰略。

跨國公司挺進亞洲,不僅獲得了巨額紅利,也開始改變全球貿易投資結構。2010年1月27日,日本財務省發表的貿易統計稱,2009年12月,日本對亞洲出口恢復到危機前峰值的86%,而對美國出口僅恢復到62%,對歐洲為61%,日本的貿易投資結構呈現劃時代的變化。而從跨太平洋集裝箱的運量與去向上,也不難看出亞太地區的貿易結構新動向。據日本海事中心發表的統計,從亞洲輸往美國的集裝箱在持續減少,而從美國輸往亞洲的集裝箱連續增加,如2009年9月,美國輸往中國的集裝箱數量增加16%,連續7個月超過上年水平。

國債危機暴露日美歐政策失衡

在世界經濟震盪復甦的同時,以發達國家為主的財政破綻日益顯露,潛藏「政府危機」。金融危機後,為應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刺激經濟回升,美歐日相繼採取擴張財政、放鬆金融的「戰時措施」,尤其是為應對失業率上升帶來的政治、社會壓力,各國持續實施積極的「雇佣對策」。其結果是,一方面,政府債臺高筑,央行資產膨脹,公共風險上升。據美國議會預算局1月26日發表的「財政預測」顯示,2010會計年度(09年10月—10年9月),美國的財政赤字將高達1.349萬億美元,約佔GDP的9.2%。近期,日本的政府債務也高攀871萬億日元,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7倍。近期,標準普爾和穆迪等評級公司相繼下調了日本和美國國債的「評級預期」。歐洲方面,以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為代表的南歐各國更是出現了罕見的國債危機,引發大規模的罷工浪潮。

而另一方面,在發達國家,企業利潤大幅回升的同時,失業率居高不下,物價低迷,內需緊縮,經濟復甦充滿不確定。如近期歐巴馬發表國情咨文稱,2010年每月新增雇佣可達9.6萬人,但失業率仍將高居10%不動;日本、歐洲的失業率也難有明顯改善。這表明發達國家的經濟對策依然沒有擺脫注重全球市場競爭,忽視經濟發展均衡;注重大金融、大產業資本利益,忽視經濟與社會基本均衡的傾向。由此,僅僅依賴新興市場國家的努力,世界經濟恐很難擺脫顛簸震動的失衡狀態。

来源:大眾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