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美生活:加絕不是養懶人的地方!

 2009-07-28 10: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長期以來,有些人誤認為,像加拿大這樣高稅收高福利的社會,培養了一批懶人,所謂"加拿大,大家拿",但是,我在加國工作生活那麼多年了,卻不曾看到這裡有什麼懶人.周圍的人,不管是同事、同學、朋友、還是鄰居、社區、社團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努力做事.從早到晚在忙碌著、踏踏實實、勤奮地工作著.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構筑了繁榮,留下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我的鄰居是一個阿拉伯人(也可能印度人,分辨不出,好像來加十幾年了),他每天早上不到七時就出去工作了,到晚上七點才回來,他家有兩部車,一部是工程車,他自己用,另一部房車,他太太在使用,主要是用來接送小孩,雖然她沒去做工,但一天到晚有好多事要做,打理家務,去商場購物,管兩個小孩學習,上學放學接送.即使是星期日,他們也有很多事要做,熱天要割草剪樹葉,冬天鏟雪掃樹葉,平時洗車清垃圾.只是在學校放假時,才抽出點時間,全家人去一躺美國或歐洲旅遊.

一個在我樓下以前房客,浙江人,他來溫哥華六年多了,到這裡後,太太先做Labor工,他去讀書,UBC畢業後,找到了電腦工,年薪五萬,接著,他太太去讀BCIT,畢業後在Downtown一家公司做繪計(年薪三萬),他們現在已買了屋,並把父母接了過來.我現在的房客,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他父母多年從香港以前來加,讀醫後,在溫哥華找不到工,去小鎮做),她來溫讀書,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每天七點就起床,八點上班,五點下班.晚上還得去上課,二次繪計,一次小提琴.星期六去做義工,教小朋友鋼琴.星期日參加教會活動.

經常給我送餐那個老闆,來這裡有二十幾年了,當時是福建難民,剛來的時候,兩口子一週做七天.省吃儉用積累了一點資金後,開了個小餐館,外賣加送餐...現在生意十分穩定,也有了房產,每天下午4點餐館才開門,一直開到晚上十二點(溫哥華有一些餐館是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他有一個女兒讀大學和一個兒子讀中學,每天放學後,就輪流去幫忙.他們在學校學習成績也很好.女兒有獎學金.

公眾菜市場的老闆是廣東臺山人,十幾年前從香港過來,落地後也是不分白天黑夜做,用極其辛勤的汗水積累了資金,在七十年代,買賣房產賺了一筆,他就賣下了一個鋪面,做起了果菜生意,生意不錯,賺到錢後又增加了一個鋪面,現在雇佣了二十幾人,他的倆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就去接班,管理菜場.當起小老闆.

80 年代來留學的一對男女留學生,上海人,女的UBC學醫,男的學商,兩人都讀到PHD,畢業後一下子找不到工,男的只好去送餐,女的在溫哥華也無合適的職位,也不願到偏遠的小鎮,他們不想分開.一年後,男的在維多利島的一個學校教書,年薪四萬.但他們還是不滿足現狀,一次偶然的機會做起了零售生意.並經營得法,蒸蒸日上,目前一發展大全加拿大幾十家.營業額達幾千萬.
.....

加拿大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人少、人口老化、勞力缺少,又要高福利,根本就不容有懶人.想想看,加國能成為發達國家,能躋身於世界工業七強,這難道是天掉下來的嗎?,就算資源豐富,也要有人開發,有人開採,有人運營,有人貿易.可想像加人為加國的繁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別是年青人和中年人,正是"兒童的樂園,年青奮鬥的地方,老人的天堂".

加拿大決不是養懶人的地方,在這快美麗肥沃的土地上,只要勤奮就能豐衣足食,只要努力就能致富致業.本來,勇敢勤勞正是中國人的本色,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許,移民之路多荊棘,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了開闊生存空間,為了子孫後代,絕不能把資源白白讓給別人.北美屬於全世界,也屬於中國人.只有不畏艱險、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沿著崎嶇不平道路邁進的人,才能達到希望的頂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