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是記者管太多還是官員被管得太少

作者:五嶽散人  2009-07-22 14: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前有河南鄭州市規劃局逯軍副局長質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接著就有陝西橫山縣委書記蘇志中同樣是質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你們中央臺記者管太多了吧?"前後輝映之下,後者雖沒有前者那麼扎眼,但也不妨是看作地方官的實話實說。

這個實話的背景是這樣:橫山縣有不少政府官員和公職人員暗中參股當地煤礦經營,以至被陝西省政府明令關閉的不少煤礦仍在非法開採。在被舉報後,當地政府官員應對的妙招之一,是動員舉報者的家屬(其中有當地教師)去做舉報者的工作,給予的"獎勵"是,"如果不能勸阻就不要回來上班"。所以,在這個事件裡,該縣委書記說的是實話,因為關乎他們的利益,自然是覺得記者管得太多了。

根據以往的經驗,該人的仕途前景恐怕不算光明,但這麼多官員前仆後繼地語不驚人死不休,總應有個道理在其中。一時口不擇言當然是原因之一,維護自己利益的心情過於迫切也是原因的一種。但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下。

此事之被揭露,不是因為舉報,也不是因為紀委等部門進行了調查,而是因為,當地官員為阻止群眾向上級反映問題而採取的釜底抽薪之策,未免太具有古典智慧,以至於讓人覺得這就是株連這種行為的重現人間。這使大家有了一種恍如舊日重現的感覺,由此令事件產生了新聞價值。

敢於復活此類手法的人,當然算得上是勇者。這些人的勇氣在於,整個當地的系統當中,鑒於以一些"一把手"為核心的一干人士的說一不二,只要他們放下一句話來,哪怕再怎麼荒謬的事情下面都會有人去執行,而且沒有人能有反對意見,乃至另一方當事人除了有限的求助媒體曝光的機會外,沒有多少可能保證自己的權利不被侵犯。

當一個人或者一個集體取得了這樣近乎絕對的權力時,說出這樣的話還真是不奇怪了。老實說,他們不說出這樣的話才是怪事。在某種意義上,只要存在土皇帝思維,無論是說這話的縣委書記,還是問記者"為誰說話"的副局長,都會成為權力無約束膨脹的典型。

這種情況還有一份旁證在。

記得前段時間最熱的幾條新聞,都是關於"跨省追捕"、"誹謗領導"的案子。甚至某地的誹謗領導事件中,當地領導的臉面都成了國家利益的一種,損害了其面子就是損害國家利益的話都說了出來。這不禁讓人質疑他怎麼會有籠罩全國利益的那樣一張大臉。這張臉就是他們這樣的官員自我膨脹的活標本,而且這種自我膨脹往往是有現實基礎的。不但當事人被跨省追捕、拘留判刑、下崗連坐,就是這些主事者因此受到了某種程度的處罰,過不了多久還能異地為官或恢復原職,最差也能弄個原品致仕--級別待遇不變,從此倒是清閑了。

所以,我們的生活裡就會充斥著這樣一些實話與昏話。當事人說而不覺有何不妥,聽的人未免身後躥起一股涼氣。甚至我都有些害怕:別是寫了這個評論,也算是誹謗了這位縣委書記大人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