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載學惆悵地回憶起好朋友跟中國說拜拜的那個夜晚。那有些像是國際經濟危機的受害者"最後的晚餐"。如今,這種淒涼的告別儀式仍在中國的韓國人社區不斷上演。
幾個月來,李默默地看著朋友在北京望京開的餐館走向倒閉,顧客不見了,賬單越積越多。 後來有一天,他的朋友打來電話說:結束了。他告訴李,他要回家。
"我們喝了燒酒 ,談論了很多。 "李回憶了他們的臨別聚會。"我的朋友不想離開中國。但他沒辦法,因為待不下去了。 "
對於那些生活在國外的韓國人來說,韓元暴跌使得原來容易負擔得起海外生活變成了虧損的嘗試。韓元被認為是亞洲最弱的貨幣,在2008年3月金融危機襲來之前,130韓元可兌換1元人民幣。一年後幾乎翻了一倍,230韓元才能兌換1元人民幣,近來韓元匯率才有所走強,達到180韓元兌換1元人民幣。
吸引韓國人選擇在北京上大學,是因為這裡較低成本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有質量優秀的學校。而韓元貶值意味著留學成本急劇上升。從房租到用來做韓國泡菜的大白菜幾乎都在漲價。於是,成千上萬韓國人陸續離開中國。自去年秋天以來,北京望京地區7萬韓國人中已有2.5萬回國。在上海,去年1月以來10萬韓國人中已有1/5離開。在沿海城市青島,一些韓國企業主悄然消失,而中國的工人卻沒有得到報酬。
"企業或餐館倒閉了,所以人們離家出走。 "一個在望京受歡迎餐廳的經理說。 "我還聽到有人自殺了。因為來中國之前賣掉了在韓國的家,所以他們沒有地方可去。"
漢城和北京在1992年關係正常化,不久韓國人逐漸開始來到中國,但大部分是在近幾年裡搬遷過來的。
受韓元貶值打擊,受災最嚴重的是那些依靠同胞、面向韓國人的小型韓國企業的客戶。這造成了痛苦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首先是學生和工人離開,接著是依賴對這些人服務而創利的企業。一度繁榮的望京零售商業區,如今冷冷清清,到處都挂出"出租"和"停業"牌子。被稱為noraebangs韓國人開的卡拉OK廳也空蕩蕩。曾經每天拉韓國婦女到蔬菜市場的出租車如今都停放著。較富裕的家庭已減少雇女佣服務。 。
韓國人的出走,也影響到了中國人。公寓空置率飆升。租金下降了25%,使業主們也步履艱難。
一些在北京的韓國人感到有點沮喪。
韓國人金孝珍2007年跟丈夫一起在望京開了一家韓國餐館。她說:"我們那麼努力在這裡留下印記---看著它被抹去讓人難受。"金的經歷在韓國小企業家中具有代表性。她幾年前來時,望京一片繁榮。社區在首都機場附近,方便快捷。它還有低租金和良好的學校。韓國人曾佔到餐館顧客的70%,每天晚上就餐高峰時都要排隊等候。然後到去年11月,生意下跌到了底部。
"以前沒有聽到哪個朋友要離開中國。現在,有將近一半的人要走了。"她說。韓國人因為競爭的關係,從來不會公開談論他們的業務及財務狀況的好壞。但是後來有一天,他們宣布已經受夠了。有很多在望京的韓國餐廳最近關了門。
"現在每當韓國餐館老闆見面,談的總是如何的艱難。" 金說在最近的一次午餐時間,當時只有很少的人在消費。"我們是韓國人,與韓國是完全掛鉤。如果韓國不好,那麼我們也不是很好。"
為了避免倒閉,金和她的丈夫改變了策略。他們把消費對象轉向了中國的客戶,現在中國人佔到了餐館顧客的70%。金和她的丈夫說,他們正在致力於留在北京。但是,像其他留在中國的韓國人,他們在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餐館老闆李說,他得比以前更努力,但日子不那麼有趣。現在已喝不起美國威士忌,改喝便宜的韓國燒酒,以前常做足底按摩,現在也不做了,"按摩屬於奢侈,沒有也能活下去。但沒雞蛋、蔬菜或醬湯,就活不下去了。"李已在北京待了15年,經歷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他認為這次更糟,"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的韓國人在這裡感到痛苦。"
所以李對韓國人做出呼籲:"要離開,因為沒有工作,沒有錢。但是每個人的狀況都是相同的。你留下,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他說。"但是你必須得比以前更努力。 " 来源:
幾個月來,李默默地看著朋友在北京望京開的餐館走向倒閉,顧客不見了,賬單越積越多。 後來有一天,他的朋友打來電話說:結束了。他告訴李,他要回家。
"我們喝了燒酒 ,談論了很多。 "李回憶了他們的臨別聚會。"我的朋友不想離開中國。但他沒辦法,因為待不下去了。 "
對於那些生活在國外的韓國人來說,韓元暴跌使得原來容易負擔得起海外生活變成了虧損的嘗試。韓元被認為是亞洲最弱的貨幣,在2008年3月金融危機襲來之前,130韓元可兌換1元人民幣。一年後幾乎翻了一倍,230韓元才能兌換1元人民幣,近來韓元匯率才有所走強,達到180韓元兌換1元人民幣。
吸引韓國人選擇在北京上大學,是因為這裡較低成本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有質量優秀的學校。而韓元貶值意味著留學成本急劇上升。從房租到用來做韓國泡菜的大白菜幾乎都在漲價。於是,成千上萬韓國人陸續離開中國。自去年秋天以來,北京望京地區7萬韓國人中已有2.5萬回國。在上海,去年1月以來10萬韓國人中已有1/5離開。在沿海城市青島,一些韓國企業主悄然消失,而中國的工人卻沒有得到報酬。
"企業或餐館倒閉了,所以人們離家出走。 "一個在望京受歡迎餐廳的經理說。 "我還聽到有人自殺了。因為來中國之前賣掉了在韓國的家,所以他們沒有地方可去。"
漢城和北京在1992年關係正常化,不久韓國人逐漸開始來到中國,但大部分是在近幾年裡搬遷過來的。
受韓元貶值打擊,受災最嚴重的是那些依靠同胞、面向韓國人的小型韓國企業的客戶。這造成了痛苦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首先是學生和工人離開,接著是依賴對這些人服務而創利的企業。一度繁榮的望京零售商業區,如今冷冷清清,到處都挂出"出租"和"停業"牌子。被稱為noraebangs韓國人開的卡拉OK廳也空蕩蕩。曾經每天拉韓國婦女到蔬菜市場的出租車如今都停放著。較富裕的家庭已減少雇女佣服務。 。
韓國人的出走,也影響到了中國人。公寓空置率飆升。租金下降了25%,使業主們也步履艱難。
一些在北京的韓國人感到有點沮喪。
韓國人金孝珍2007年跟丈夫一起在望京開了一家韓國餐館。她說:"我們那麼努力在這裡留下印記---看著它被抹去讓人難受。"金的經歷在韓國小企業家中具有代表性。她幾年前來時,望京一片繁榮。社區在首都機場附近,方便快捷。它還有低租金和良好的學校。韓國人曾佔到餐館顧客的70%,每天晚上就餐高峰時都要排隊等候。然後到去年11月,生意下跌到了底部。
"以前沒有聽到哪個朋友要離開中國。現在,有將近一半的人要走了。"她說。韓國人因為競爭的關係,從來不會公開談論他們的業務及財務狀況的好壞。但是後來有一天,他們宣布已經受夠了。有很多在望京的韓國餐廳最近關了門。
"現在每當韓國餐館老闆見面,談的總是如何的艱難。" 金說在最近的一次午餐時間,當時只有很少的人在消費。"我們是韓國人,與韓國是完全掛鉤。如果韓國不好,那麼我們也不是很好。"
為了避免倒閉,金和她的丈夫改變了策略。他們把消費對象轉向了中國的客戶,現在中國人佔到了餐館顧客的70%。金和她的丈夫說,他們正在致力於留在北京。但是,像其他留在中國的韓國人,他們在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餐館老闆李說,他得比以前更努力,但日子不那麼有趣。現在已喝不起美國威士忌,改喝便宜的韓國燒酒,以前常做足底按摩,現在也不做了,"按摩屬於奢侈,沒有也能活下去。但沒雞蛋、蔬菜或醬湯,就活不下去了。"李已在北京待了15年,經歷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他認為這次更糟,"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的韓國人在這裡感到痛苦。"
所以李對韓國人做出呼籲:"要離開,因為沒有工作,沒有錢。但是每個人的狀況都是相同的。你留下,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他說。"但是你必須得比以前更努力。 "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場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