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艾曉明:雕塑 校舍(圖)

作者:艾曉明  2009-06-15 14: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這是一張無法講述的照片, 2008年5月15日,志願者謝貽卉攝於北川中學。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它,我試圖講述,卻沒有詞語。

它不應該成為照片,它不應該是這樣的姿勢,它根本就不應該發生。

兩個孩子,保持了磚雕石刻的姿勢。左側的女子長發垂下,但她的脖頸沒有低下,她的胳膊依然支撐在地,她的身體在斷裂的樓板下保持了挺立的姿勢。

如果把照片放大,可以看到,血液已經凝固,細小的黑點,是停立在少女身體上的蒼蠅。柔嫩的肌膚開始爆裂,蒼蠅的薄翼依稀可辨。

我一直試圖以父母的心情來看這幅照片,我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痛恨攝影者,不應該拍攝這樣的照片,更不能公之於眾。

我也想,我會拒絕看這張照片,我拒絕承認,與我血脈相依的、婷婷玉立的少女,笑靨如花的孩子,就這樣踏上不歸路。

如果我是父母,不要告訴我,你看見了她,你認出了她,你拍攝了她,並把她的慘烈如此展示。

只不過,作為這個社會的一員,無法到達現場,真能體會災難的刻骨銘心之痛?5335,它意味著什麼?這代表遇難學生名單的阿拉伯數字?

這裡是北川中學,兩棟教學樓垮塌,照片上女孩的情景,是一千四百個孩子的縮影。他們的遺體,一部分鋪排在操場上,還有的一部分,無法挖掘,與廢墟融為一體。

地震前,就在這裡,一個叫劉瑤的女孩寫作文,題目是《坦誠的理解》。她寫道,以前不理解媽媽,總是問媽媽拿錢:


一天,我到媽媽加班的工廠裡去了。看到她正在打水泥,汗水從黑而光滑的額頭上流下來,頓時之間我的腳步無法前行,心正在哭泣。突然,心的力量發出一股聲音,從身體裡傳出來,沈重而微小地叫了一聲媽。眼淚從眼睛裡迎眶而出,扑到媽的懷裡,對她說了一聲"對不起",我對不起媽媽,對不起她。她不也是不顧白日還是黑夜,為我們工作。而我還是不理解她。從那以後,我聽話多了,也學會了結省。

我抄下作文裡的這段話,包括其中的病句和錯別字。作為成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教育主管部門,對孩子可有"坦誠的理解"?可曾在孩子們的亡靈之前,說一聲對不起?

週年祭日,我見到拍攝者謝貽卉,她告訴我,這幅照片,在全球華人攝影展得了一等獎。她拿著這張照片,想找北川中學的老師,請他們幫忙辨認。她想知道女孩的名字,更想把照片送給她們的家人,並把獎金捐獻出去。

我說,不,你應該找一家照相館,把它鑲嵌在堅硬橡木的鏡框裡,送給四川省建設廳、教育廳的廳長,他們批復的所有公文,得要面對這兩個孩子。
不僅如此,而且,你更應該把它送達國家建設部,教育部;並請每所大學的工程、建築院系,在教學樓門口樹立這樣的雕塑。每一屆的進校生和畢業生,應該在兩個孩子面前宣誓:他們的建築質量,將告慰孩子們的在天之靈。

小謝說,她想找到她們的家人,是因為,她在廢墟上遇到很多家長。他們不眠不休地找孩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她豈止是應該拍下這兩個孩子,她後悔,沒有拍下她所目睹的每一個孩子的遺容。

我說,這兩個孩子,還有一步就跨出死亡的門坎啊!小謝說,其實,她們離教室的門還有很遠,這是將十多米廢墟清理出來後的情形。

從成都輾轉到北川、安昌、再到綿陽,終於找到北川中學一位老師。而他看著照片,卻搖搖頭說,認不出來,莫法辨認。

地震發生後,老師在廢墟上找女兒,可孩子們被砸得肢離破碎,血肉模糊。他背下一個女生,拿手裡的礦泉水給她洗淨臉,以為是自己的女兒,卻從孩子的鑰匙鏈上認出,她不是。後來再背出一個孩子,不知道是誰,卻從鞋子看出,就是自己的女子。最讓他看不下去的是:




......高二八班,全軍覆沒那個班,當他們在把教室樓板挖開時,凡是有這麼寬一條縫的,或者是有這麼大一個洞或孔,那個地方就是一堆腦袋、一堆腦袋啊!擠在那個地方,有的露出頭頂,有的就是鼻樑、眼睛露出來,有的下巴露出來的。風一吹,你看到那個八、九十平方米寬的地方,就只看到女同學的頭髮長一點的黑頭髮就在那裡飄啊飄的,真的看不下去。


一年了,災難漸遠,記憶也不是流行的話題。就連北川中學的一個孩子,也說,阿姨不要再去找了,不要揭開那結痂的傷痛。在一本地震親歷記的書中,我看到死裡逃生的北川孩子被教導著如此描繪死亡,就像新聞聯播或者經典影片中那樣深思熟慮:"......你費力地舉起僅有的一隻手撫摸著我的臉,緩緩地說:‘妹妹,我不行了,我的大學夢,你替我完成,行嗎?我希望我能化成美麗的晚霞。記住告訴爸媽,女兒永遠愛他們!'"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