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直言,由於捐贈減少,加上學生財力也較差,讓許多學校今年決定入學許可時,家境比較富裕的申請人相對比較有利。
報導說,許多大學審核入學許可時,應該採取不看經濟條件的錄取政策(Need-blind),但今年有了改變,會從等待名單或轉學生,甚至招收多一些願意支付全額學費的外籍學生。
不少私立大學坦承,今年決定入取名單時,會多注意學生的財務情形。
不過,紐時也說,這種趨勢不意味校方一定會削減助學貸款,各校寧可砍掉行政人員支出或放無薪假,也不會無故刪掉助學金、助學貸款或獎學金,但會從嚴審查。
很多大學認為,多招收一些沒有財務負擔或願意支付全額學費的學生,可以讓校方也能招收一些有需要或經濟情況較差的學生。
紐時引述校方談話指出,未來必然結果是,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學子,將被迫就讀學費較低廉或名聲不大的學府。
研究高等教育的美國麻州威廉斯學院(WilliamsCollege)教授夏皮羅(Morton Owen Schapiro)批評,這種情形將使貧窮家庭的優秀生被迫下降到社會底層;更有人說,允許更多有錢子弟入學,將抵消大學的社會經濟化目標。
報導說,不少家長瞭解在此一大環境下,若能全數支付學費,拿到入學許可的可能性相對高很多。
美國長春籐盟校以及一些優秀的私立大學學府,一年學費動輒五、六萬美元,對不少家庭是一大負擔,一場金融風暴讓各校財務吃緊,若改變入學申請審核資格,對家庭較不富裕子弟而言,一來不公平,再來唸書的壓力恐怕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