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行長表示,一國貨幣的走強並不是抑制通貨膨脹的最好或是唯一途徑,這一說法打消了外界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幅度將有所加快的預期。此前中國的物價漲幅已達到十年多來的最快升速。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週四向記者表示,人民幣適當升值,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脹,但作用不是很大。他說,"中國抑制通脹更主要的還是靠國內綜合措施......不必把匯率改革作為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
周小川的這番言論不同尋常,因為中國央行一直被廣泛看作是人民幣升值的積極倡導者。這一政策不僅引發出口商不滿,而且也遭到了中國其他政府部門的反對。中國央行在去年10月份的貨幣政策報告中寫道,從經濟理論分析和許多國家的實際經歷中可以看出,本幣升值有助於抑制國內通貨膨脹。
自去年3月國內通貨膨脹率首次超過3%以來,中國加快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升值步伐。僅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的累計升值幅度就達到了4.2%,今年以來的升幅達2.6%,(由於近日美元兌其他貨幣走軟,人民幣兌歐元匯率今年已下跌1.9%)。
但由於國際糧食價格上漲以及豬肉等商品的國內供應出現短缺,物價漲幅也隨之加快。今年1月中國的通貨膨脹率觸及7.1%,創下自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那些主張將人民幣升值作為抑制通脹工具的人認為,這可以降低進口價格。對此有分析人士提出了質疑,本幣走強對於平抑近日推動物價上漲的主因──食品價格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國雖是大豆等少數農產品的進口大國,但多年來它一直都是食品淨出口國。
然而多數外界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依然是中國解決通貨膨脹的最具可能性的途徑。這一點在中國央行不久前的表態後顯得尤為可信。央行當時暗示,雖然進一步加息不是不可能,但加息能力卻因美國利率的不斷下調而受到限制。中國官員擔心如此一來中美兩國的利差將促使更多資金流入中國,而這種資金流入將削弱加息對物價的平抑作用。
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梁紅近日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來說依然是治癒通脹、實現經濟軟著陸的最佳、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工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人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