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透視新「解放思想」謎局

高揚「批判興國」的風帆

作者:牟傳珩  2008-01-29 08: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自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和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以及去年十一月中共官方媒體發表"高揚思想解放風帆,繼續改革開放民族復興的遠航"文章以來,中國國內再次掀起鼓吹解放思想的新一輪輿論浪潮。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從南方到北方,不少官員都在奢談思想解放。如今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又刊發,"解放思想要有膽有識"文章、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刊發"解放思想就要想事做事"文章、《中國幹部論壇》刊發"高高舉起解放思想的旗幟"等等,都在不斷加入解放思想大討論行列。其中廣東《南方日報》刊發高尚全"持解放思想,推動體制創新"文章,無疑是宣揚"解放思想"最前衛的媒體,其次是《河北日報》也有類似文章跟進。此外,上海的"聲音"也不小,《解放日報》和《文匯報》共有多達八篇談論解放思想的文章。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中共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不久前的一次有關講話,以及中共高層智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的一篇署名文章。汪洋要求廣東以"新一輪思想解放推動新一輪發展",有"叫板新加坡"的說法,而當年"皇甫平"三作者之一施芝鴻的《黨的十七大與新起點上新的思想解放》的理論文章中,解放思想一詞一共出現了46次,充分說明瞭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內在動機。文章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因此必須繼續解放思想"。而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入了新的歷史起點",因此,"解放思想也必須進入一個新的更高境界"。

以上的所有動作,似乎都在有目的、有計畫地透露中共胡溫高層又一次倡導思想解放運動的新動向。官方輿論甚至渲染說,這顯示了中共將在三十年前鄧小平領導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和1992年江澤民第三代領導人上臺初期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之後,胡錦濤等第三代領導人開展的"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由此可見,當下中國一種新"思想解放"的政治謎局,被用心良苦地設計出臺。

其實在中共的歷史上,僅有毛澤東"以階級鬥爭為綱"的一代和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一代。而鄧小平相對於毛澤東的思想解放,僅僅具有經濟意義。從時代變革的角度看問題,所謂中共第三代、第四代的說法根本就沒有存在過。華國峰捍衛了對毛澤東的"兩個凡是",江澤民跟從了對鄧小平的"兩個凡是",都乃平庸之輩!又怎麼可能稱之為新的一代,而胡耀邦與趙紫陽都被幕後操控,無力獨領風騷。如今中共的接力棒傳到胡錦濤手裡,然而胡錦濤卻在奢談新思想解放的同時,依舊跟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用十七大黨決議形式,刻意為這"第三次思想解放"強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籠頭和堅持"四項原則"的枷鎖。對此,我稱其為自我禁錮的"解放思想"。這種"解放思想",必然導致如今官方依然在意識形態領域拒絕批判,封殺異議,侵犯人權。滿清後期尚能崛起"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之爭;北洋政府都允許民間辦報;蔣介石再獨裁也還容納了不斷攻擊他的魯迅。而21世紀的今天,自稱要與時俱進的中共,竟不允許輿論對早已被人類社會絕大多數拋棄了的19世紀西方舶來品--社會主義說個"不"字,奢談思想解放豈不貽笑大方?

其實早在中共"十六大"就已提出了要進行"思維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口號,但無論在何領域,不容許對已有的原則和結論進行批判,一切思想解放與創新都是空談。允許思想批判才是解放思想的標誌。批判是思想解放的不竭之源。當前,官方一面在倡導思想解放,改革創新,一面又把寫批判文章和維權人士投進大獄,這種用如此荒唐的現實,扭曲社會價值取向的做法,其結果就是對尋求思想解放動力的消解和民族創新能力的破壞。

在思想上領域營造一個允許充分批判的"寬厚、寬容與寬鬆"三寬輿論環境,本應是解放思想的前提條件。本作者曾撰文強調,思想的唯一原則就是思想自由;言論的真正意義就是言無不盡。如果胡溫當局真能思想解放到把"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上升為主導價值,那麼其衡量的尺度,就只能是人。凡是有利於人的自主、自由與福祉的發展,就是科學的發展;凡是不利於人的自主、自由與福祉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發展,用此尺度去丈量,就不難識破那些為了"主義"與"權力"服務、"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偽解放思想和偽科學發展觀了。

最近,《南方週末》發表作者關山 "解放思想從哪裡殺出血路來" 的文章。文章寫到,有阻力就有風險,這就需要克服"求穩怕亂"的思想,樹立敢為人先的理念,拿出"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正如任仲夷所言:"穩定壓倒一切,但不去解決矛盾,矛盾最後就會壓倒穩定。"思想解放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作為改革者,就應該不懼風險,以天下為己任。這是很有見地的觀點。

可是,"思想解放"的精神動力究竟在哪裡?社會穩定來自於自由,還是來之於限制?來自於公民暢所欲言,還是來自於社會強求一致?這些年來,在對待中國改革過程中有關"主體性"與"主體間"的政治爭論中,執政者更看重的是社會"主體間"的統一,而不是"主體性"的自由,因而他們不準備開放言論自由,不準備放手公民社會的成長。雖然"十七大"後中共在推進黨內民主方面有意邁開一點,但卻在自由主義的道路上裹足不前,依然封殺不利輿論,特別是最近連續發生的幾起抓捕網路異議人士事件,如審判呂耿松,抓捕胡佳等等。這些都在向社會傳遞著老一套的鎮壓信息。這說明官方在維護傳統意識形態問題上,依然不允許思想批判。這與今天所倡導的新"思想解放"目標,根本就是南轅北轍的。因為拒絕了思想批判,即等於拒絕了思想解放。

作者多次撰文提到:我們這個民族,至今沒有經歷批判時代的洗禮,沒有形成一場批判思潮來顛覆帝王們需要臣民歌功頌德的傳統。晉魏時代算是中國一個文化另類時代,但卻只是消極逃避政治和不與世俗合作。他們的玄談也過於清高,根本形不成時代性的批判力量。而中世紀的西方神學統治時期的文藝復興運動則不同,當時雖打著文化復古的旗幟,卻以人的名義,對具有最高統治權威的"神",進行了觀念上的徹底澄清與批判,直到最終發出"上帝死了!"的論斷。在這樣一場時代性的批判洗禮中,完成了由神的觀念向人的觀念的轉變。於是人權便有了神聖的地位。這便是由一場文化批判推動的觀念顛覆。在歐洲中世紀人權對神權的顛覆過程中,自由主義的思潮也獲得了歷史性的張揚。中國沒有這樣的文化洗禮,因而也沒有拓展出人權的語境和自由主義的領土。"十月革命"傳入中土後,"紅色記憶"一統天下,批判態度更是在中國政治語境中銷聲匿跡,使得人們沒有任何與意識形態霸權抗爭的自主力量,新的思想也無法誕生,批判精神早已癱瘓失語了。正是因為這種社會沒有監督,輿論沒有砥礪的力量,因而導致了社會不公,矛盾激化。

美國之所以能在科技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謎底不僅在於資本機制推動的社會競爭,更在於它的人民是批判的群體,它的國會是批判的大腦,它的媒體是批判的喉舌。批判顛覆不了美國的制度,反而成為了他們不斷創新的國家精神。難道我們的政治精英們真的沒有讀懂,美國的強大(我們可以不認可美國的完美,但卻無法否認他的強大),是與他們的人民敢於開誠佈公地批判政府,和政府勇於開誠佈公地容納批判分不開嗎?人類社會發展史實一再印證,誰擁有最徹底的不斷批判與更新的國家精神,誰就自然而然地始終出于思想解放的狀態,誰就會創造出最先進的自由制度與科技體系,誰就無庸置疑的會領銜、影響全世界。這就是當今時代的美國為什麼會領先世界的原理。

日前,中共官方的"高揚思想解放風帆,繼續改革開放民族復興的遠航"文章,令作者不僅聯想起2001年因言獲罪身陷牢獄時在大牆之下發出的致中共領導人的公開信--《高揚"批判興國"的風帆》。該信寫道:那種沒有批判,沒有異議的時代,只能是一種病態的時代。"十年文革"與"兩個凡是"時代就是例證。一種和諧的社會,一個健康的政府,不可能不面對政治異議與批判的砥礪,這是社會生長機理的辯證運動使然。這封公開信的結尾就是:讓我們高揚起"批判興國"的風帆,一旦漲潮,可以送所有的船隻破浪遠航!作者不知上述兩種提法是不是巧合,但是精神卻是迥異的。這就是說,今天官方依然拒絕自由批判的思想解放,只能是偽思想解放。

本文透視新"解放思想"謎局的意義,正在於倡導一種崇尚"批判興國"價值觀的新"解放思想"時代,而堅決摒棄新的"兩個凡是"--"凡是社會主義的觀念就不能批判,凡是四項原則就不容動搖"的時代。我們今天的真思想解放,必須首先從破除戴著籠頭和枷鎖的偽解放思想開局。

中國要與時俱進,舍此而莫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觀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