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聖保羅可以,你們為什麼不可以?(圖)

 2007-12-06 02: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朋友的女兒在香港名校聖保羅中學讀中二,不久前與整個年級二百多名同學搭乘兩架飛機,一起到北京來上課,住了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招待所的好幾層。

香港推行用普通話授課

北京已是初冬,氣溫降到零度,一個星期裡他們每天不是在清華校園內聽課,就是到圓明園、故宮等處參觀遊覽,晚上還看電影、看節目,有時要晚上九點以後才回到清華。

也許,對這些孩子中的多數來說,這一個星期是他們出生以來最密集聽講普通話的日子。也就在不久前,聖保羅中學宣布從2008學年開始,在初中(中一至中三)全面推行普通話教中文。校長黃麗娟說,用普通話授課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中一的中文課三分之一用普通話,中二增加到三分之二,到中三就全部用普通話授課了。

她還說,他們從三年前就開始做準備,一是在聖保羅的附屬小學聘請普通話教學助理,休息時用普通話同低年級學生交談,為他們到中學上普通話教學的課程打好基礎;二是所有教中文的老師都要通過語文基準試,必須符合用普通話授課的基本要求。所以,他們並不擔心會出現師資不足的困難。

那麼,聖保羅中學可以這麼做,香港的其他學校為什麼不可以呢?這個問題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也可以說是將了某些抗拒普通話授課人士一軍。因為香港政府日前終於決定推廣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課程,撥款二億港元,四年之內每年資助四十所中小學試行,計畫明年三月開始接受學校的申請,但卻招來一些學生、家長和教師的"連聲狠批"。

 如今在香港學講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

 

粵式中文

當今香港年輕一代競爭力日漸低下,一個主要原因是中文水準遠遠落後於大陸與臺灣的同齡人,不能適應中國大陸高速起飛、香港經濟與大陸加快融合的新局面。而其根子,在於香港教育首重英文,卻培養不出多少高水準的英文人才;多數學校推行"母語教學",又只用廣東話來教課,學生學到的是粵式中文語法和詞彙,"呢走先"(你先走)即是經典例句。

打開香港幾家主要報章,也全是這種文字,其他地方來的中國人幾乎完全不明所以。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如果香港年輕人只會使用粵式中文,也就無法同其他地方的中國人順利溝通交流。唯一出路是改用普通話教中文,就像五六十年代許多香港學校那樣,但就是反對意見多多,困難極大。

例如,有位中學生擔心用普通話教授中文課,自己的廣東話會越來越不標準,"唔通廣東話發音唔緊要咩"?還有一位教了二十年書的女士更認為,用普通話教中文會"進一步"使學生失去學習中文的興趣,因為"學生領略唔到句子gai(口旁加個既字,電腦字型檔中找不到)美,點會提高到中文水平。" 明白他們講的是什麼嗎?那位學生問的是"難道廣東話發音就不重要嗎?"老師說的是"學生領會不到句子的美,怎麼會提高中文水平。"我的看法是,上海的中小學不用上海話教課,也不用上海話寫東西,我還是照樣會講上海話,因為那是我的第一語言,也是我在學校、工作場所和家中講得最多的語言。我就不相信用普通話教了中文,香港孩子就會講不好廣東話,看看廣州孩子就知道了。

對於那位有二十年教齡老師的高見,我只能請她自己看看上面的那兩句粵式中文,學生能從中領略到多少"美",是不是要把學生的中文提高到這樣的水平,叫其他地方的中國人看了一頭霧水?而且說到底,把粵式中文當作中文的正宗,也只有香港會有如此高見,就像有人會把香港視作全球華人的首都那樣。

推廣普通話

實際上,反對用普通話教學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有人擔心香港政府會因此從中國大陸引進中文教師,來搶香港教師的飯碗。確實,如果今天香港全面推行普通話教中文,一定沒有那許多合格的老師。原因就在於過去香港社會長期排斥普通話,教育界更成為一個封閉式的利益集團,不思改變。只會粵語的教師抗拒普通話授課,結果是犧牲了一級又一級的學子,今天再不打破舊局,香港的新一代更加難有出路。究竟是保住那些教師的"鐵飯碗"重要,還是維護整個香港的社會利益(特別是年輕一代前途)重要,答案顯而易見。

某位香港名女人在她的專欄中預言普通話教學"行不通",理由是"香港老師都不會說普通話,怎麼用普通話教學"?如果都改用大陸來的老師,香港老師就會失業,就會患上憂鬱症,甚至會自殺;大陸老師完全聽不懂廣東話,也會因孤獨而自殺。都會自殺,多可怕!但香港老師就那麼笨,學不會普通話嗎?未必,我就遇到不少普通話相當不錯的香港老師。大陸老師就一定不懂廣東話嗎?也未必。不懂就學俊,再說還有廣東省的老師呢,他們也不懂廣東話嗎?

學普通話到底難不難,就像我們這些"外江佬"、"北佬"移居香港後學廣東話一樣,關鍵在要不要學,想不想學。上個月我在北京參加了國際大學生辯論會的活動,美國耶魯大學、埃及開羅大學等都派出代表隊參賽,全部都用普通話辯論,很是精彩。最特別的是,這些口操流利普通話的學生並非那裡的華人或中國留學生,而是十足的"洋人"。他們學習中文的時間不過三到四年,就能夠用中文"吵架",有的還會繞口令、背誦蘇東坡的《前赤壁賦》。那麼,究竟是他們學普通話難,還是生為中國人的香港學生(還有老師)更加困難,答案應該是清楚的。

 

 

 

 

 

来源:BBC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