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守義還重金 子孫享餘慶

 2007-03-15 01: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善化人民,使人民重道德、重操守、守信義。古人認為「不貪是寶」,這不僅在承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人,亦即「士」階層中是共識,即使是天天與錢財打交道的商人也很重視自己的道德操守,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明 朝名臣楊博,字惟約,蒲州人。楊博的父親楊瞻(官至御史)做過商人,曾經在淮揚地方經商,當時有一位從關中來的鹽商,將一千金的錢寄放在楊家,請楊瞻暫時 代為保管。不料那鹽商離開以後,竟然一去不回,楊瞻不知如何才好,便將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面種植花卉,並派人到關中去尋找。後來找到了鹽商家,不 料那鹽商已經去世了,家中只有一個兒子。楊瞻得知消息後,便邀請那商人的兒子到楊家來,指著花盆說:「這是你父親生前所寄託的金錢,現在就交由你帶回去 吧!」那商人的兒子感到非常驚奇,不敢收取。楊瞻說:「這是你家的財物,何必推辭呢?」於是說出原由,那商人的兒子非常感動,於是叩謝攜帶那筆金錢回去。

後來楊瞻生了兒子叫楊博,自幼聰明好學,嘉靖年間中舉進士,官任戶部郎中,累官薊遼總督,屢次退卻寇盜有功,其後召回朝中,升任吏部尚書。明世宗賞識楊博辦事安閑有識量,倚重他如左右手。楊博的兒子俊民,也中舉進士,累官戶部尚書,世代顯貴。

試 觀楊博的父親楊瞻,受人之托,自始至終忠人之事,雖然托寄人,發生變故,不來取回,可是楊瞻不但絲毫不貪,而且千里迢迢,尋訪其人,並將財物交還遺孤。一 個平民商人,竟能具有可以託孤寄命的人格操持,本人得到福報,而且德被子孫,光耀門第,世代貴顯。足證天報厚德,絲毫不爽。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