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和美國朋友邁克聊天,問及他來中國旅遊的目的地,他張口就答「少林寺」。如今,像邁克這樣崇拜少林寺的外國朋友越來越多,少林寺已經成了中國文化吸引外國人的重要窗口,甚至被稱為「中國文化在西方主流話語環境中最具影響力和感召力的象徵」。透過這個窗口,外國人看到的是東方神韻,可是,我們身處「少林熱」之中,感受到的卻是一分擔心。
現在的少林寺熱鬧得很,各類「大典」、「儀式」紛紛登臺,諸多國外團體慕名而來。前段時間,少林寺計畫耗資數億元打造休閑區,近日又被爆出將搞類似「超級女聲」的功夫之星大賽,這很容易讓人懷疑,不再清靜的、充斥商業味道的少林寺裡,還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參悟佛法、鑽研武術?莫非少林寺要成為娛樂公司?
有人會說,如今是商業社會,少林寺充分利用商業手段,打造現代形象,有何不好?這話看似有道理,但少林寺一旦沾上太多的商業氣,會不會變味呢?從上世紀末開始,少林寺致力於國際文化交流,向國際推廣少林文化。如今,少林寺武僧團已經走遍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許多國家設立分寺和習武中心。許多國家元首訪華,必去少林寺。從這些現象上看,少林寺的確正在調整自我,去適應現代社會的諸多變化,並贏得當前的國際聲譽。
但是,必須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少林寺本身是神秘而肅穆的聖地。在這裡,古人清心寡慾,打坐修行,參禪悟道,習武強身,陶冶心靈。一「禪」一「武」,充分結合,凝成少林寺的巨大寶藏。如今的少林寺繼承了這一寶藏,然後利用現代傳媒的力量,和社會壓力下人們渴求清靜修行的心理,打造了當前國際知名的文化形象,成功地使少林寺走出國門,並通過它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
現在的問題是,少林寺寶藏正在被過度開發,少林寺在現代社會的變異正在背叛其立身之本。
少林寺的寶藏「禪武」,首先是禪,其次才是武。「禪」是中國傳統價值中的勤勞、節儉與其佛教修行思想的結合。奢華的休閑區恰恰是背離了「禪」的精神;運用商業手段,不論儀式的內容,大肆炒作,恰恰是丟棄或輕視「禪」自身的神秘感和嚴肅性,雖得到經濟利益,卻摘去頭上的光環,得不償失。試想,一旦少林寺沒有了這些內核,又與娛樂公司、表演團體有何區別,少林寺的「武」還能吸引多少海外訪客呢?
這幾年,外國人渴望瞭解中國文化。但他們自有獨立的判斷力,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可能會一時興起,懷著虔誠的心情拜訪少林。但是,少林寺若繼續丟棄立命之本,終究會被人所遺棄。一位英國記者曾對筆者講述前不久的少林之行,坦言少林寺周邊環境差,過於擁擠,寺內只見和尚不見佛,沒見到真正的少林禪武,倒是看到數不清的少林武校,連糖葫蘆都有「少林牌」。看來,少林寺只重炒作,不重修行,已經被老外察覺。長此以往,損失的不僅僅是少林寺本身,更是中國文化的整體形象。
少林不僅僅是少林寺的少林,更是中國的少林。少林寺國際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海外拓展,自然是好事,但是,如何把握「禪武」和商業化的關係,理解好推廣和炒作的區別,需要少林寺、相關部門以及整個中國社會的反思(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現在的少林寺熱鬧得很,各類「大典」、「儀式」紛紛登臺,諸多國外團體慕名而來。前段時間,少林寺計畫耗資數億元打造休閑區,近日又被爆出將搞類似「超級女聲」的功夫之星大賽,這很容易讓人懷疑,不再清靜的、充斥商業味道的少林寺裡,還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參悟佛法、鑽研武術?莫非少林寺要成為娛樂公司?
有人會說,如今是商業社會,少林寺充分利用商業手段,打造現代形象,有何不好?這話看似有道理,但少林寺一旦沾上太多的商業氣,會不會變味呢?從上世紀末開始,少林寺致力於國際文化交流,向國際推廣少林文化。如今,少林寺武僧團已經走遍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許多國家設立分寺和習武中心。許多國家元首訪華,必去少林寺。從這些現象上看,少林寺的確正在調整自我,去適應現代社會的諸多變化,並贏得當前的國際聲譽。
但是,必須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少林寺本身是神秘而肅穆的聖地。在這裡,古人清心寡慾,打坐修行,參禪悟道,習武強身,陶冶心靈。一「禪」一「武」,充分結合,凝成少林寺的巨大寶藏。如今的少林寺繼承了這一寶藏,然後利用現代傳媒的力量,和社會壓力下人們渴求清靜修行的心理,打造了當前國際知名的文化形象,成功地使少林寺走出國門,並通過它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
現在的問題是,少林寺寶藏正在被過度開發,少林寺在現代社會的變異正在背叛其立身之本。
少林寺的寶藏「禪武」,首先是禪,其次才是武。「禪」是中國傳統價值中的勤勞、節儉與其佛教修行思想的結合。奢華的休閑區恰恰是背離了「禪」的精神;運用商業手段,不論儀式的內容,大肆炒作,恰恰是丟棄或輕視「禪」自身的神秘感和嚴肅性,雖得到經濟利益,卻摘去頭上的光環,得不償失。試想,一旦少林寺沒有了這些內核,又與娛樂公司、表演團體有何區別,少林寺的「武」還能吸引多少海外訪客呢?
這幾年,外國人渴望瞭解中國文化。但他們自有獨立的判斷力,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可能會一時興起,懷著虔誠的心情拜訪少林。但是,少林寺若繼續丟棄立命之本,終究會被人所遺棄。一位英國記者曾對筆者講述前不久的少林之行,坦言少林寺周邊環境差,過於擁擠,寺內只見和尚不見佛,沒見到真正的少林禪武,倒是看到數不清的少林武校,連糖葫蘆都有「少林牌」。看來,少林寺只重炒作,不重修行,已經被老外察覺。長此以往,損失的不僅僅是少林寺本身,更是中國文化的整體形象。
少林不僅僅是少林寺的少林,更是中國的少林。少林寺國際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海外拓展,自然是好事,但是,如何把握「禪武」和商業化的關係,理解好推廣和炒作的區別,需要少林寺、相關部門以及整個中國社會的反思(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別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