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映的《施琅大將軍》連續劇,為了包裝中國「大一統思想」,不但凸顯了中國對歷史解釋的荒謬性,扭曲了中國社會的價值觀,更有美化武力作為終極統一手段的欺世行為。
先以施琅的私德而言,他原本是明朝的官吏,只因為家恨,卻投降於以異族入關統治的康熙皇帝,並極力主張滿清應該以武力收復臺灣,讓明朝復國的最後一絲希望毀於他的手中。如果施琅的這種叛國行為被美化成「民族英雄」的形象,那麼同一時期的吳三桂,又如何評價他是「漢奸」呢?
同樣的,滿清入關以後為了蓄髮的問題,曾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種族大屠殺事件,中國過去以來所拍攝的電視劇,極少對這些屠殺漢族的行為做出譴責,如今又美化漢人幫滿清異族征臺造成屠殺漢人的惡行,導致中國的社會價值觀嚴重錯亂。
中國之所以美化清初的統治,他們的邏輯當然是滿清入關以後為了快速「統一中國」,所以任何的大屠殺行為都可以被諒解的,就因這種價值意識不斷的像幽靈一樣纏繞在中國人的腦中,致使中國不放棄武力促統的主張也變成具有正當性。
從這些價值繼續延伸,中國拉攏那些叛離臺灣人民的連戰者流,也變成具有合理性,那些在臺灣曾經捍衛「中華民國」的過氣政客,如今急於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輸誠,搞什麼「國共經貿論壇」,這跟施琅出賣臺灣的惡行有何差別?
特別是,為了更激進的表示對中國武力促統的支持,他們甚至有人主張中國應該盡快以武力促統,這些在臺灣過氣的政客為了政權的目的,即使讓中國人和臺灣人代代殘殺下去也不後悔,而這些想法不正是符合中國美化施琅征臺的「主流意識」嗎?
所以,這部《施琅大將軍》完全凸顯中國大一統思想的荒謬性,中共政權從來不懂得「以古鑒今」,卻崇尚「托古改制」,這也是為何這個政權自成立以後會一直為中國人民帶來災難的主因。
(註:作者王昆義,戰略學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