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韋小寶能不能進翰林院?(圖)

 2021-02-19 08: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古代房檐
中國古代房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2月19日訊】我國武林史上醬香型人才典範,揚州怡紅院、麗春院兩院院士代表韋小寶同志,除鰲拜、救太后、反分裂、滅叛軍……為滿清朝廷、天地會、神龍教甚至祖國統一都做出過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但是很遺憾,因為瓜眾們對韋大人出身的偏見,貴為「鹿鼎公」的他最終居然沒有被選入翰林院

入選翰林院對於仕途有多重要?可以這麼說,在明清官場,官銜前面沒有「翰林」加持,那簡直就是飛天茅台酒和茅台迎賓酒的區別。金庸居然不把內務府傑出青年韋小寶推進翰林院,罪莫大焉。

按照 「西方有的,其實我們祖先早就有過」的思維傳統,我們可以自豪的說,西方選院士那完全是偷學我們——歷史悠久的翰林院就是。當年唐朝為了延攬人才,在開科取士之外,還專門把各類文學、醫卜、方伎、書畫方面的人才收到一塊,稱之為「翰林學士院」。此後歷朝歷代均延續下來。

翰林作為一種榮譽,雖然大部分時候沒有實權,但代表國家對人才的肯定,是一種極大的榮譽。翰林院集中了各代知識份子中的精英,歷來地位都非常高。我們熟悉的李白、杜甫、張九齡、白居易、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直到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蔡元培、徐世昌等等,都是翰林出身。

到了明清的時候,翰林院已經成了登堂拜相的敲門磚,門檻非常高,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的定例——也就是你要想當翰林,最少得是三甲進士。而且還要定期考核,不合格的還會被剝奪翰林資格。新科進士要想進朝廷部委,就得當翰林,否則就只能外放去當小縣令。

那麼韋小寶同志有沒有資格當翰林呢?我覺得還是有的。因為大清自有國情在。當年滿清為了更好的平衡各族的利益,經常會「皇帝特准、法外開恩」,把一些不滿足條件的滿、蒙子弟塞進翰林,稱之為「外班翰林」。當然,客觀地說,滿清還是有底線的,雖然有裙帶,但絕對沒有出現過煙翰林、酒翰林。

韋小寶同志雖然目不識丁,無緣科舉,但是顯然對博大精深的官場縱橫術有突破性的繼承和發揚,維護朝廷權威、挫敗亂臣賊子,單憑這些,就遠不是那些只會做學問的老學究們可比的嘛。是你在學術上的貢獻重要,還是韋大人對大清的貢獻重要?當一個外班翰林,我覺得不過分。

思維只要合理的轉變,就能很好解決「品酒的能不能當院士」這種困惑,作為我們祖傳的核心科技,菸草、白酒這都是不能外傳的秘法,每年都為了府庫貢獻著取之不盡的真金白銀。刻苦鑽研這些祖宗秘法非常重要,選一個翰林很合理。我們為何要按照水深火熱的西方的標準來選翰林?像美國這樣的國家,雖然每年都能搞出很多貓膩,但他永遠造不出茅台!

但是確有疏漏的地方就在於,茅台雖好,老乾媽也不錯。都是貴州蜚聲國際的特產,都是密不外傳的古法配方,既然茅台有院士,也不能虧了老乾媽,理應有個老乾媽院士。此外醬香型很火,但清香型也不賴,汾酒院士也不能漏。

推而廣之,我們的核心科技還有雲南白藥、四川火鍋、山西陳醋……還有包治百病的板藍根。總而言之,不要讓所謂的科學標準的條條框框束縛住我們的想像力,各行各業的院士都要愉快的選起來。

其實我們腦洞還可以再大一點,為什麼還要分什麼「科學院」「工程院」呢,不能充分體現特色。以後完全可以把院士分為濃香型院士和醬香型院士,核心科技,一目瞭然。

只是可惜韋大人死得早哇。

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臉書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