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阿峰離婚了」!這無疑是2006年娛樂圈的第一重磅傳聞。
雖然從聽到這一極具爆炸性的傳言開始,記者就對此抱有懷疑,或者說記者前意識裡就不願相信它是真的。可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這條突如其來的「流言」,卻越發具有成為「新聞事實」的跡象……
劉曉慶秘密辦離婚?
本月初,記者得到一圈中好朋的爆料:劉曉慶和阿峰離婚了。雖然記者起初對此感到非常震驚,但最終還是決定進行一番調查採訪,以確定該信息的真假。
經人指點,記者來到東三環潘家園附近的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這裡對劉曉慶和阿峰而言並不陌生。據當時多家媒體報導,2003年10月1日下午兩點左右,劉曉慶與阿峰就是在這裡結婚登記的,難道兩年之後他們的婚姻也會在這裡宣告結束。
該登記處負責離婚事務的工作人員對記者的突然到訪並未感到驚奇,只是不願多話,並表示公民的婚姻狀況是保密的,「就連他們父母來問我們都沒法說。」但隨後記者還是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那裡得到一些相關情況。
該工作人員稱,劉曉慶和阿峰的確曾於2005年12月下旬的一天來這裡,但具體時間他已記不清了。當天,劉曉慶把自己裹在一襲深色大衣中,面色很是冷峻。作為華語娛樂圈的傳奇人物,劉曉慶的臉就是一張活海報,儘管她極力掩飾自己的行蹤,但正如這位工作人員所說:「劉曉慶嘛,誰不認識啊!」而該登記處停車場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該工作人員稱,劉曉慶來辦手續那天,他並沒當班,還是換班時一位同事告訴他的。至於當時的詳細情況,他就不太清楚了。
隨後,記者又來到劉曉慶目前的居住地,北京昌平的「龍城花園」及「玫瑰園」。這裡的保安異口同聲地告訴記者:劉曉慶這陣子總見,但她「老公」,已經有日子沒見了。而此前記者也撥打國阿峰的手機,但接電話的是一位自稱姓冉的女士,她表示,因父親生病,阿峰目前已回到西安了。
記者接著又致電給曾為劉曉慶做過有關稅案刑事辯護的李律師,據悉李律師與劉曉慶私交甚好。李律師在沉吟片刻後表示:「其實她結婚離婚都是她個人的事……」。這時一位圈中同行也向記者透露,不久前她曾向阿峰問起他與劉曉慶的婚後生活,當時阿峰只冷冷地說了一句:「我現在和她沒什麼說的」然後就拒絕了那次採訪。
患難夫妻因何離異?
人們都知道劉曉慶的幾段婚姻往事,其實阿峰的婚姻路途也並不坦蕩。阿峰原名孫湘光,是陝西人民藝術劇院80級畢業生。在陝西人藝待了近八年的阿峰在此之前已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阿峰與劉曉慶結識於2000年的《皇嫂田桂花》劇組,隨後迅速陷入熱戀……2003年末劉曉慶稅案爆發,阿峰隨即進入公眾視野,在劉曉慶最艱難的歲月,正是這個男人陪在了她的身邊。
稅案給了劉曉慶很深刻的生活印跡,出獄後不久,劉曉慶便與阿峰結為了連理。為了和劉曉慶辦理結婚證,2003年阿峰和曉慶還專門回了趟西安,高高興興去單位開了介紹信。出獄後劉曉慶開始打量接戲,很多片場的工作人員都見證了他們的愛情。阿峰更是為劉曉慶打點一切,一位劇組人員更是說的直白:「感覺上曉慶像男人,阿峰像女人,甚至劉曉慶找不到阿峰時,還會開玩笑大喊『我的內人』呢!如今劉曉慶已度過人生的低潮期,事業有所起步,但這對「苦命鴛鴦」卻又傳出離婚的消息,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採訪中,一位圈中人士的話頗耐人尋味:「現在很多『假結婚』、『假離婚』的事,很多都是因為財產問題。在一起不見得就真是相愛,分開了也不見得就真的不在一起。不是當事人,永遠無法說得清。」
他們真的離婚了?離婚之後,他們還會不會在一起「攜手共創事業」?他們為患難愛情而結婚,卻又為什麼分手呢?真相或許終將離我們很近,也或許,會永遠那麼遙遠……
當事人回應:「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通過幾位朋友的幫助,記者在結稿前一個小時終於聯繫到了阿峰,和他有了短暫的交談。
記者:你好阿峰,我想找你核實一些情況。
阿峰:你說吧。
記者:聽說你在12月底和曉慶離婚了?
阿峰(大笑):「誰給你說的?這又是誰編的故事?」
記者:那麼說你們現在感情很好,你也沒有離婚?
阿峰:是啊,我們感情很好……
話說到這裡,阿峰突然轉變了口氣,「你要和我是朋友,我或許還能談談我感情的事,可你是記者我為什麼要告訴你……,你們幹嗎不報導我們最近做慈善的事?」說著便粗暴地挂斷了電話。
小資料:劉曉慶生命中的六個男人
王立(小提琴手)
--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1978年和劉曉慶結婚,1982年兩人離婚)
陳國軍(導演)
--愛到深處總是傷(1981年相識,1986年補辦結婚手續,1989年離婚)
姜文(演員、導演)
--情深意重好男人(1986年兩人相戀,至今是好朋友)
亞丁(旅法作家)
--一見鍾情,閃電戀愛(1993年相識相戀,1995年打算在法國結婚註冊,未果,1996年不歡而散)
伍衛國(演員)
--有緣分的相識相戀(1996年相識,2001年分手)
阿峰(演員)
--不離不棄?死心塌地?(2000年相識,2003年結婚--?)
- 關鍵字搜索:
- 劉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