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恐怖襲擊刺痛俄羅斯 俄美有望建立反恐戰略聯盟

 2004-09-09 02:2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9月1日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數百名無辜平民被殺慘案被一些俄羅斯學者和評論員視為俄羅斯的911事件。使普京身邊那些一直建議他與美國的「反恐戰」劃清界限的歐亞主義者頗為懊惱的是,該事件可能迫使普京做出重大外交政策轉變,甚至可能預示著俄美關係將解揭開新篇章。

普京在別斯蘭事件發生後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口吻令人想起美國總統布希在911事件發生後的表現,宣布俄羅斯將與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所稱的「不可見的」和「無國界的」敵人展開一場戰鬥。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俄羅斯遭受的幾次恐怖事件,包括兩架客機墜機事件和莫斯科地鐵自殺爆炸案似乎已使莫斯科對美國的政治-意識形態發生轉變。克里姆林宮曾懷疑美國利用911災難實現其在中亞和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目標,促使俄羅斯決策者重新考慮他們對美國「反恐」戰的不支援立場,如防長伊萬諾夫就曾公開發表聲明,批評美國在911後大肆擴大其軍事和情報收集防禦圈。鑒於車臣極端分子(據說還摻雜有阿爾蓋達成員)最近的恐怖活動日益猖獗,伊萬諾夫和普京身邊其他想法一致的官員可能會發出受到伊斯蘭恐怖主義威脅的類似聲明。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很快就會目睹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重新定位」,即加入美國的全球反恐戰並與美國結盟呢?要得到這一答案還須假以時日,不過俄羅斯目前的安全環境(表現在政府在反恐上面臨的危機)顯然為這種外交政策調整提供了可能性。

迄今為止,俄羅斯還僅僅是美國「反恐」戰的一個戰術夥伴,並一直避免與美國結成「戰略」聯盟。普京一直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和911後在伊拉克、阿富汗、塔吉克、烏茲別克和亞塞拜然等國建立軍事基地,不過他最近降低了反美論調,並且正在考慮向伊拉克派駐軍隊和擴大俄羅斯與北約的安全合作領域。

這反過來引出的問題是:普京應該在他目前已經很難平衡的兩股強大勢力(一方面是「全球主義者」和「西方主義者」,另一方面是「民族主義者」和「歐亞主義者」)做出怎樣的具體調整?畢竟,擁有2千萬穆斯林居民的俄羅斯吸收了至少部分伊斯蘭東方理念,俄羅斯最近在伊斯蘭會議組織峰會上的觀察員身份和它最近加入純中亞地區組織-中亞合作組織已經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點。中亞合作組織的倡議一直是俄羅斯「歐亞復興」目標的一部分,俄羅斯發展分別通往西方和亞洲的運輸網路就是出於這一目標。

與他的一些顧問包括軍事顧問的建議恰好相反,普京直到現在仍根據國家利益和歐亞思想維持全方位外交:一方面保持俄羅斯的獨立免遭北約或美國侵蝕,一方面加強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合作,與此同時,還推動俄羅斯在東方的利益,包括通過「上海合作組織」與中國維持低層次的安全合作和擴大對中國、伊朗、印度等國的軍售。

但各種跡象顯示普京對抗美國的政策已走入死角,給西方投資商參與俄羅斯石油業,尤其是裡海油田開髮帶來負面影響,並給俄羅斯里海油田(該國繼西伯利亞之後的第二大能源中心)的未來出口打上了問號。普京在裡海問題上的代言人卡利烏茲尼由於排除了美國在裡海的利益而剛剛被革職,這暗示普京將降低了反美論調,並努力在西方國家面前樹立自己作為恢復中亞-高加索安全的可靠同盟的形象。

毫無疑問,普京在反恐上遭受的失敗使他必須在全球反恐問題上尋求建立新的夥伴關係。這可能會迫使他不得不將俄一直堅稱為國內問題的車臣問題國際化-實際上已有越來越多的外部力量在參與車臣分裂活動。在車臣問題上,莫斯科一直認為,車臣分離主義也許存在宗教動機,但主要還是政治目的驅使。「別斯蘭衝擊」也許改變了俄羅斯的看法,併進而縮小了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意見分歧。

但要完全消除它們之間的裂痕還有其他重要先決條件需要實現,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能否消除莫斯科尚存的疑慮-莫斯科懷疑車臣分裂運動是美國為削弱甚至「肢解俄羅斯」而鼓動的。畢竟,與普京對美國攻伊政策的批評一樣,美國也一直對俄羅斯的車臣政策指手畫腳,只是在俄羅斯同意美國攻打阿富汗和剿殺阿爾蓋達成員之後,美國才對俄羅斯的車臣問題臨時「開綠燈」。這段曾被雙方在伊戰上的分歧所終結的蜜月期現在有可能恢復,一旦雙方在政治心理而不是實際政策上存在的分歧解除,俄美就可以組成一個更有力的聯盟。以車臣最近的總統大選為例,美國國會稱其「無恥至極」,而白宮的非議大大減少;面對大赦國際和人權觀察等組織關於俄軍在車臣侵犯人權的各種報導,白宮也同樣保持沈默。

然而,俗話說舊習難除。普京在別斯蘭劫持人質事件發生後疑神疑鬼的講話就說明瞭這一點。他聲稱有「其他人」幫助車臣分裂分子,「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作為世界最大的核武國家之一仍是一個威脅,並且想消除這種威脅。恐怖主義只是為達此目的的一種工具」。他這次演講給人們的感覺是,這是普京在走向不可避免的俄美反恐聯盟前的最後一次掙扎。普京在演講中忽略了一點:與邪惡的恐怖主義作鬥爭更需要團結的世界,而不是俄羅斯堡壘。

因此這可以說是別斯蘭悲劇的教訓。普京在承認「我們的弱點」的同時,誓言將重組俄羅斯反恐機制並建立一個新的危機管理機制。不過,這對於別斯蘭遇難者及其家屬來說已經太晚。如果俄政府採取類似於1996年解決人質危機時更耐心的戰略,結果可能大不一樣。當時車臣著名匪首拉杜耶夫率部潛入俄達吉斯坦共和國基茲利亞爾市,將約兩千名居民趕進醫院扣為人質,時任總統葉利欽先以謀略將車臣匪徒穩住,後經過兩週的談判成功地解救了人質。相反,別斯蘭慘案變成了1996年另一次失敗的營救行動的重演,當時150名被車臣綁匪劫持在布瓊諾夫斯克市一家醫院的人質全部遇難。

在普京的車臣計畫遭受徹底失敗後,國內的民族統一主義者將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求他在車臣部署更多兵力以摧毀車臣獨立的意志。但俄羅斯僅僅採用武力相逼的方式恐怕行不通,它應該採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包括利用國際斡旋者如伊斯蘭會議組織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甚至聯合國的力量。因為車臣危機和它在俄羅斯國內的擴散效應明顯證明軍事力量的侷限性和以一種更人性化的方式解決該問題的緊迫性。

(亞洲時報記者Kaveh L Afrasiabi 9月8日報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