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的最大問題不是極為巨大的投資,也不是庫區泥沙的沉積,而是每年汛期,川江兩岸的城鎮,包括西南最大的城市──重慶及沿江大大小小的城市和鄉鎮將頻繁地被淹沒。每年川江汛期長達七、八個月,要發多次大水,一次大水幾天,十幾天才會退去,損失每年何止百億。它會造成上下游之間人民的嚴重對立,將引發全國的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大自然的規律是不能違背的。長江是世界上第四大江,三峽以上流域面積達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為中國國土面積的九分之一。這一地區又是降水量豐富的地區,每年夏秋季節都會發多次洪水。川江多年平均30天洪水量達898億立方米,五到十年一遇的洪水10至15天來洪量達七、八百億立方米,百年一遇的洪水10至15天來洪量達八、九百億立方米。1954年洪水來洪量七月份為1171億立方米,八月份為1386億立方米,1870年洪水來洪量1767至1852億立方米。在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積上只有一條川江是唯一的出水口。
一千多公里川江河道狹窄,對洪水下泄極為不利。對洪水下泄更為不利是從三峽到重慶的六百多公里川江上還有多處峽口。這些峽口寬度只有200至400米,僅為正常江面寬度的幾分之一,兩岸高度在水面300至400米以上,坡度為70度以上,有些地方乾脆就是直上直下的。峽口就像瓶頸一樣,更加嚴重地阻礙洪水下泄。這些是四川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的根本原因。大水遇峽口水流下泄受阻,就會出現壅水現象,水位急劇上漲。水位一直要漲到峽口上下有一個很大的水位差,從而使水流流速明顯加快,過水截面積明顯加大,來水量與下泄水量相等後才會停止上漲。每一個峽口都會使其上游水位明顯壅高。從三峽到重慶一共有六百多公里長,共有包括三峽的三個峽口在內的著名峽口13個。汛期大水,13處峽口造成的壅水現象,使川江就像出現了13級台階一樣。在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壅水是以下游的水位為基點抬高的。未修三峽工程,一遇大水,三峽水位高程六、七十米,通過六百公里的狹長河道和13個峽口的層層壅高,到重慶水位高程達到了一百八十多米,(歷史上重慶水位高程最高達到196米。1981年洪水量並不很大,只有985億立方米,但因流量大,重慶水位升到191米)。兩地水位差高達120米左右。修了三峽大壩,使三峽處水位抬高一百多米,水位高程達到145至175米,大水一來,再在水位高程145米以上的基點上層層壅高,早就把重慶等地淹沒了。巨大的洪水不能迅速下泄,將會造成川江上游地區包括四川盆地的巨大的洪澇災害。
搞三峽工程的人說:三峽大壩抬高水位後,川江仍為天然水流,其流速、流量、流態不受任何影響。並斷言:當壩前水位為汛期限制水位145米,汛期上游洪水流量達二十年一遇時,重慶附近水位高程186米。此說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水位差,水才會流動,有很大的水位差,洪水才會通過六百多公里的狹窄河道,13處峽口迅速下泄。如果三峽大壩到重慶只有31米的水位差,(而未建大壩,在自然狀態下水位差是120米左右)洪水是不能迅速下泄的。重慶附近水位高程186米,只能是非汛期的「靜水」狀態下的水位。再說一遍,汛期三峽水位145米,重慶水位高程仍只有186米,是痴人說夢。三峽建成後186米只可能是非汛期的重慶水位。由於川江是一條流量很大的大江,即使非汛期,川江的水平面也是傾斜的,六百多公里外的重慶與三峽之間仍會有一定的水位差,比如30米左右。只有不流動的水(比如湖水)才會水平如鏡,上下游之間沒有明顯水位差。
搞三峽的人會辯解說,三峽水位提高後,川江的過水能力大大提高,上下游不需要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應),洪水也會迅速下泄。此說沒有任何科學道理。川江是一條很長而且狹窄的大江,有100多米的自然落差,川江上三峽到重慶之間有13個峽口,每個峽口的高度都在300至400米,坡度非常陡,三峽水位提高120米,對上述川江河道的自然形態幾乎沒有改變,當然也就不能消除狹窄河道和峽口的壅水效應。三峽水位以下的水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不流動的水。加大洪水下泄量主要靠三峽水位(145到175米高程)以上水流速度的加快和三峽水位以上過水截面積的增大,而這些只有靠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應)才能形成。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應)既是洪水受阻不能迅速下泄的結果,又是使洪水得以迅速下泄的先決條件。形成很大的水位差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只取決於兩個因素:洪水的巨大的來洪量、流量和川江幾百公里狹長的河道和眾多的峽口。而這些是人所不能改變的。
搞三峽的人還會說,在大洪水到來時只要把三峽大壩的閘門全部打開,使泄洪量達到最大流量,就可以不使上游水位大幅度提高。這又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上游洪水的迅速下泄與下游三峽大壩的泄洪量大小無關。關鍵在於三峽大壩水位。如果三峽大壩泄洪10萬立方米/秒,而上游來水水量也是10萬立方米/秒,三峽水位沒有明顯降低,洪水也不會迅速下泄,上游地區因壅水效應照樣會被淹沒。只有在每年汛期到來之前,三峽大壩把所有蓄水都放掉,使三峽大壩後面的水位至少降低到八十米高程以下,這樣才可能在汛期,上下游因壅水效應而形成很大的水位差後,洪水迅速下泄,不淹沒重慶等地。當然這樣運行,花兩千多億元,十幾年時間建造三峽工程不就太荒唐了嗎?
建三峽前重慶水位高程是在三峽水位高程六、七十米基點上層層壅高,建三峽工程後,則只能在三峽水位高程145至175米的基點上層層壅高的。照此計算,一遇大水,重慶水位高程將達到265至295米。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計,每年汛期洪水一來,三峽保持145米的低水位,重慶水位高程都會超過230米,遇五年一遇大水,水位高程就會超過240米,遇百年一遇大水,水位高程就會超過250米。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數字,200米已進入重慶市區,市內最高處也只有250米,因此三峽工程對重慶和川江沿岸眾多的城鎮和農村意味著滅頂之災,每年汛期都會長時間多次被淹沒。重慶和沿川江城鎮有人口兩、三千萬,年產值上千億元,淹沒這些地方造成的損失就太大了。不僅川江兩岸,而且由於川江高水位的頂托作用,整個四川盆地的洪水排泄都會受到影響。洪澇災害對這一地區造成的巨大損失,是四川、重慶地區億萬人民不會答應的,全國人民也是不會答應的。自然規律是不能違背的,否則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三峽雖有極其巨大的水能資源,卻是不可利用的。就像河豚魚雖異常鮮美,但有劇毒而絕對不可食用一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大自然的規律是不能違背的。長江是世界上第四大江,三峽以上流域面積達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為中國國土面積的九分之一。這一地區又是降水量豐富的地區,每年夏秋季節都會發多次洪水。川江多年平均30天洪水量達898億立方米,五到十年一遇的洪水10至15天來洪量達七、八百億立方米,百年一遇的洪水10至15天來洪量達八、九百億立方米。1954年洪水來洪量七月份為1171億立方米,八月份為1386億立方米,1870年洪水來洪量1767至1852億立方米。在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積上只有一條川江是唯一的出水口。
一千多公里川江河道狹窄,對洪水下泄極為不利。對洪水下泄更為不利是從三峽到重慶的六百多公里川江上還有多處峽口。這些峽口寬度只有200至400米,僅為正常江面寬度的幾分之一,兩岸高度在水面300至400米以上,坡度為70度以上,有些地方乾脆就是直上直下的。峽口就像瓶頸一樣,更加嚴重地阻礙洪水下泄。這些是四川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的根本原因。大水遇峽口水流下泄受阻,就會出現壅水現象,水位急劇上漲。水位一直要漲到峽口上下有一個很大的水位差,從而使水流流速明顯加快,過水截面積明顯加大,來水量與下泄水量相等後才會停止上漲。每一個峽口都會使其上游水位明顯壅高。從三峽到重慶一共有六百多公里長,共有包括三峽的三個峽口在內的著名峽口13個。汛期大水,13處峽口造成的壅水現象,使川江就像出現了13級台階一樣。在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壅水是以下游的水位為基點抬高的。未修三峽工程,一遇大水,三峽水位高程六、七十米,通過六百公里的狹長河道和13個峽口的層層壅高,到重慶水位高程達到了一百八十多米,(歷史上重慶水位高程最高達到196米。1981年洪水量並不很大,只有985億立方米,但因流量大,重慶水位升到191米)。兩地水位差高達120米左右。修了三峽大壩,使三峽處水位抬高一百多米,水位高程達到145至175米,大水一來,再在水位高程145米以上的基點上層層壅高,早就把重慶等地淹沒了。巨大的洪水不能迅速下泄,將會造成川江上游地區包括四川盆地的巨大的洪澇災害。
搞三峽工程的人說:三峽大壩抬高水位後,川江仍為天然水流,其流速、流量、流態不受任何影響。並斷言:當壩前水位為汛期限制水位145米,汛期上游洪水流量達二十年一遇時,重慶附近水位高程186米。此說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水位差,水才會流動,有很大的水位差,洪水才會通過六百多公里的狹窄河道,13處峽口迅速下泄。如果三峽大壩到重慶只有31米的水位差,(而未建大壩,在自然狀態下水位差是120米左右)洪水是不能迅速下泄的。重慶附近水位高程186米,只能是非汛期的「靜水」狀態下的水位。再說一遍,汛期三峽水位145米,重慶水位高程仍只有186米,是痴人說夢。三峽建成後186米只可能是非汛期的重慶水位。由於川江是一條流量很大的大江,即使非汛期,川江的水平面也是傾斜的,六百多公里外的重慶與三峽之間仍會有一定的水位差,比如30米左右。只有不流動的水(比如湖水)才會水平如鏡,上下游之間沒有明顯水位差。
搞三峽的人會辯解說,三峽水位提高後,川江的過水能力大大提高,上下游不需要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應),洪水也會迅速下泄。此說沒有任何科學道理。川江是一條很長而且狹窄的大江,有100多米的自然落差,川江上三峽到重慶之間有13個峽口,每個峽口的高度都在300至400米,坡度非常陡,三峽水位提高120米,對上述川江河道的自然形態幾乎沒有改變,當然也就不能消除狹窄河道和峽口的壅水效應。三峽水位以下的水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不流動的水。加大洪水下泄量主要靠三峽水位(145到175米高程)以上水流速度的加快和三峽水位以上過水截面積的增大,而這些只有靠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應)才能形成。很大的水位差(壅水效應)既是洪水受阻不能迅速下泄的結果,又是使洪水得以迅速下泄的先決條件。形成很大的水位差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只取決於兩個因素:洪水的巨大的來洪量、流量和川江幾百公里狹長的河道和眾多的峽口。而這些是人所不能改變的。
搞三峽的人還會說,在大洪水到來時只要把三峽大壩的閘門全部打開,使泄洪量達到最大流量,就可以不使上游水位大幅度提高。這又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上游洪水的迅速下泄與下游三峽大壩的泄洪量大小無關。關鍵在於三峽大壩水位。如果三峽大壩泄洪10萬立方米/秒,而上游來水水量也是10萬立方米/秒,三峽水位沒有明顯降低,洪水也不會迅速下泄,上游地區因壅水效應照樣會被淹沒。只有在每年汛期到來之前,三峽大壩把所有蓄水都放掉,使三峽大壩後面的水位至少降低到八十米高程以下,這樣才可能在汛期,上下游因壅水效應而形成很大的水位差後,洪水迅速下泄,不淹沒重慶等地。當然這樣運行,花兩千多億元,十幾年時間建造三峽工程不就太荒唐了嗎?
建三峽前重慶水位高程是在三峽水位高程六、七十米基點上層層壅高,建三峽工程後,則只能在三峽水位高程145至175米的基點上層層壅高的。照此計算,一遇大水,重慶水位高程將達到265至295米。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計,每年汛期洪水一來,三峽保持145米的低水位,重慶水位高程都會超過230米,遇五年一遇大水,水位高程就會超過240米,遇百年一遇大水,水位高程就會超過250米。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數字,200米已進入重慶市區,市內最高處也只有250米,因此三峽工程對重慶和川江沿岸眾多的城鎮和農村意味著滅頂之災,每年汛期都會長時間多次被淹沒。重慶和沿川江城鎮有人口兩、三千萬,年產值上千億元,淹沒這些地方造成的損失就太大了。不僅川江兩岸,而且由於川江高水位的頂托作用,整個四川盆地的洪水排泄都會受到影響。洪澇災害對這一地區造成的巨大損失,是四川、重慶地區億萬人民不會答應的,全國人民也是不會答應的。自然規律是不能違背的,否則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三峽雖有極其巨大的水能資源,卻是不可利用的。就像河豚魚雖異常鮮美,但有劇毒而絕對不可食用一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三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