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劉曉波:徒手征服羅馬帝國的基督徒(下)

 2004-06-24 00: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作為宗教民族的猶太人是極為頑強的,基督教就誕生於猶太人基於一神教信仰對羅馬人的反抗。自從耶穌被釘於十字架之後,基督徒對羅馬人的反抗便走上了殉道式反抗的道路,即,徒手的底層民眾憑藉堅守信仰的良知對抗擁有國家的暴力機器的權貴。

直到殉難,受迫害的耶穌都執意以不抵抗來面對迫害,堅持以寬容和愛來對待敵人。耶穌殉難之後,基督教最早的兩位傳道先知也殉難於在暴君尼祿統治時期。據記載,當聖保羅被囚禁在羅馬之時,聖彼得不久後也來到羅馬並成為建立教會的主角,兩人幾乎是在同一年(即公元64年)同為傳播福音而殉道。彼得和保羅這兩位聖徒,也像耶穌一樣被訂了上十字架。後來,就在二人殉教的地方,建起了聖彼得大教堂和聖保羅紀念堂。二人為基督徒留下的最寶貴精神遺產就是《聖經.新約》中福音書,堪稱經典的創作,既是基督教的經典,也是西方文學的經典,其中有許多箴言被保存下來,廣為流傳。其中,最著名的遺訓便是關於「愛」的箴言。

比如,聖彼得說:「不以惡報惡……最要緊是彼此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新約.彼得前書》)

聖保羅說:「我能說萬人的方言和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種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貧困,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愛是恆久忍耐,又是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新約.哥林多前書》)

在反抗羅馬迫害的過程中,遵循為主而死的耶穌之道,聖彼得和聖保羅做出了殉道的榜樣,開啟了基督教徒的殉道歷史:為堅守信仰而死,不是恥辱而是榮耀。基督徒把那些寧死不屈的英雄讚為「見證者」或「殉道者」。基督教留下了著名的《殉道者行傳》,其中記載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殉道故事。正如公元二世紀的最著名基督教主教德爾圖良所言:「基督徒們,即便在受刑將死時,仍會感謝基督。」「殉道者的鮮血乃福音的種子。」這種徒手的良知反抗,也被每一大劫難後都有一部「福音書」誕生所見證:彼得和保羅殉難後,出現了一部名為「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的書,它在《聖經.新約》中被稱為「馬可福音」,以復活的基督之福音和為主殉難的先知事跡,鼓勵基督徒在嚴峻的考驗中堅定信仰。公元70年聖城耶路撒冷被毀之後,出現了「路加福音」,記載了耶穌的聖城被毀的預言、為耶路撒冷的哀哭和給予教徒的忠告。正是這些為苦難而作的「福音書」,構成的《新約》的主體文本。

換言之,如何面對迫害及其死亡,恰是對信仰者是否虔誠的最大考驗。那些為了信仰而殉道的教徒,不僅將得到上帝的眷顧,也將得到基督教的嘉獎:以對上帝的期待忍受任何磨難,以愛和寬容面對任何迫害,即便面對最殘暴的迫害,也決不號召以暴易暴,而是以徒手的愛融化全副武裝的恨,以非暴力的良知拒絕暴力的強制,它被奧古斯丁稱之為「基督徒的良知權利」,是現代的「非暴力反抗」的先驅。所以,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論及基督教征服羅馬時認為:手無寸鐵的宗教信仰者之所以戰勝了仰仗暴力的世俗統治者,首要原因就是「猶太人的基督教徒的頑固的宗教狂熱」,以及「基督教徒對這些殉教烈士出於感激之情的崇敬。」(《羅馬帝國衰亡史》,黃宜思 黃雨石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P635)

代表希伯萊精神的猶太民族的幸運在於:猶太人耶穌創立的基督教,最初只是從猶太教分裂出來的宗教小團體,但他們對一神教上帝的虔誠,他們拒絕向羅馬皇帝效忠的殉道精神,他們堅守的愛的福音,最終征服了羅馬人和其他西方人的靈魂。耶穌不僅以自身的殉難和復活成為聖子,也逐漸成為羅馬人的新信仰。

正如美國歷史學家威爾.杜蘭所言:「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一齣戲能比這偉大,這些少數的基督徒連遭數位皇帝壓迫、輕蔑,不屈不饒地忍受所有的考驗,,默默地添加人數,當地人混亂時,他們卻在內部建立起秩序,以言詞對抗武力,以盼望對抗殘暴,最後擊敗了這個歷史上最強盛的帝國。愷撒與基督在鬥技場上對勢,勝利終屬於基督。」(見《世界文明史.愷撒與基督(下)》,東方出版社1999年版P859)

2004年6月23日於北京家中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