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越是反覆強調的,也越是難以做到,你看:假數字、假報告、假證明、假新聞、假表態、假論文、假簡歷、假鑑定、假廣告、假表演……這些年,假玩意兒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且出其不意。印象中,咱們許多人過去說話還是有個譜兒的:什麼時候該說實話就一說一,什麼時候要口是心非就言不由衷。有道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說話開始「離譜」,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撒謊已突破既定的「禁區」、「底線」,不該說謊時也說謊。不僅如此,生活裡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特別許可撒謊區域,我謂之「撒謊特區」,在這個特區裡,撒謊成了常態,撒謊會得到賞識!
一個應屆畢業生到一家公司應聘,筆試之後是面試,主考官問: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生,如果公司安排你去當門衛,你樂意嗎?小夥子稍加思索而後語意堅決地說:我不會去。結果,他的面試成績被扣去了二十分。另一個畢業生在被問及同一話題時,則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公司的任何決定都是我的第一志願!結果,她順利通過了面試!
誰的回答更真實?──主考官難道不知道嗎?可是他們偏偏愛聽那些聽上去很美的謊言!結果便出現了戲劇性的的結局:說真話的扣了分,說假話的得了分。「逆淘汰」的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面試這樣的細節,還頻頻出現在一些莊重、嚴肅乃至神聖的場合。
譬如,年終總結。多半是充斥著假話、套話、大話的文字遊戲,今年與去年和前年的總結往往有驚人的相似,而領導和同事們都已認同這樣的「寫作風格」;如果誰真在總結裡深刻反思、暢談得失,倒可能要被認為是有毛病或是有情緒,相反還會招致誤解、嘲諷。
再譬如,學生作文。應試者只能往美麗上寫,往高尚上寫,往堅強上寫,否則即使是真實的也會被視為格調不高、思想不成熟、世界觀有問題,而被判為劣作。一九九八年的高考作文,成千上萬的考生為了表現「堅強」的精神,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讓父母在自己的筆下「雙亡」;二○○一年的高考作文意在「鼓勵」考生保留「誠信」的背囊,二○○二年的高考作文則試圖「鼓勵」考生選擇見義勇為的「心靈」,這些作文題目將考生的思維與寫作,納入了一個早已預設好的,符合社會公共意志與規範的,幾乎沒有個人意志、想像、創造空間的模式之中,誤導一些考生不管內心真實的選擇是什麼,想得高分就得迎合出題者、閱卷者的思路,就得莊嚴地認真地說些假話、大話、空話,當然,大家都在撒謊,那還要看誰的「說大話」略勝一籌了。
又譬如,辯論賽。本是一種智慧的遊戲,不懷疑它有助於提高參賽者邏輯、思辨能力的積極作用,但某些辯題的設置值得推敲,如:金錢是不是萬能的?吃虧是福嗎?當遇到不公平時,選擇沉默還是反抗?……一個參賽者如果認同正方的觀點,而抽籤確定為反方,那麼,他只能以反方的立場違心地慷慨陳辭!這種興師動眾的思維訓練,往往在訓練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如何自圓其說、如何強詞奪理。對照「說老實話」的做人原則,這種比賽是不是「南轅北轍」的現代版?
我們所有的教育都反對撒謊,而現實生活中又存在著諸多的「撒謊特區」,一些考評機制則在關鍵的時候、莊重的場合激勵人們無所顧忌地撒謊。當你言不由衷地回答某個問題(其實有些本身就是偽命題)的時候,甚至有熱情的聲音為你助興:恭喜你,答對了!──原來,「說了多少謊,得了多少獎;一級騙一級,騙到毛主席」,說的不僅僅是過去的事,也不僅僅是官場上的事。
幾乎每個人(除了啞巴)都曾或是都會撒謊,但在這些莊重、嚴肅、神聖的場合撒謊,也許是頗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反文化現象,而尤為可悲的是,領導、專家、權威們現在還常常將謊言當作讚美詩在那兒欣賞、評析、推介。如此推波助瀾,無異於不斷重複著「謊言」,而謊言重複千遍就會成為真理的呀!
先前看到過一則資料,說的是內地測謊技術專家在實踐中摸索發現,西方人性格開朗,一般心理防線只有一條,這一條突破了,犯罪嫌疑人會竹筒倒豆子什麼都講出來,而中國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比較內向,責任感強,出了事考慮得多,想老人愛孩子,對罪行能賴就賴,層層設防。所以,美國教材上講,對嫌疑人只出十九套測謊題就可以了,而運用在中國犯罪嫌疑人身上,需要用四十至五十道測謊題,時間也要大大延長,且需連續作戰,不給對方以喘息的機會(據《現代快報》二○○二年八月二十日)。中國人對測謊技術的推進,令我輩深感慚愧,而專家的研究顯然還不夠深入,中國的犯罪嫌疑人撒謊心理頑固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內向、他們有責任感嗎?
我們不能不正視國人撒謊動機背後那些太多的社會誘因,否則,中國的測謊技術還會有新的突破,還會在國際上一路領先!
一個誠信社會的建立,不能依賴測謊技術的進步,倒是不妨借鑒中國的三句老話,一是言為心聲,要有一個要讓多數人大多時候願意說自己心裏話的環境和機制;二是聽其言,觀其行;當然,現在做秀的多了,「觀其行」有時還難辨真偽,那麼又引出第三句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也就是說,「觀其行」還得有看門道的敏銳和能力。
大公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