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王維洛接連發表了兩篇文章,一論、再論"紅線的崩潰",那似是而非的常識被掃除了,現在我開始焦慮我的家鄉重慶的命運。所謂"紅線",指的是三峽工程的移民遷移線。三峽大壩正常蓄水位是海拔175米,再加上2米的風浪保險,搬遷線的標高就是177米上下,是一條等高線。王維洛為何說這條紅線將要崩潰呢?因為他以大量事實證明了一個可怕的結論:三峽水庫的淹沒線不是一條等高線、水平線,而是一條一直翹上了重慶市城區的曲線。
2001年11月30日,長江水利委員會庫區處汪小蓮總工程師公開發表了一個報告,證實三峽水庫蓄水後各處水位不同,越往上游,水位越高。到了水庫末端的涪陵李渡鎮,水位為海拔169.4米,也就是說,在距三峽大壩將近500公里的地方,水位比大壩處高出了34.4米。這個數字的條件是: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35米,二十年一遇的洪水。 有些中國人說的話很難聽懂,得翻譯一下。說蓄水135米的時候,500公里處水位是將近170米;--換句話就是說:三峽水庫正常蓄水175米的時候,距壩址500公里的涪陵一帶水位就可能高達210米了。當然,水位越高,過水截面越大,水位肯定上不到210米,但極可能在200米上下,那麼,再往上遊走100多公里的重慶市會怎樣呢?海拔200米是重慶朝天門碼頭最上面一級台階的標高,這個標高就是重慶的安全線。一旦淹到這個位置,重慶也就算淹得差不多了。汪總工程師的計算還有一個條件,他算得是20年一遇的洪水,如果來的是50年一遇的洪水呢,水位就會再高,重慶可能就要淹光了!在這種情況下,水庫只好不蓄洪,以確保重慶安全。早知道如此,又何苦往長江裡扔那麼多銀子呢?
應當使國人心驚的是,這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測算,而是一個經驗的事實。王維洛先生舉出葛洲壩水庫、黃河三門峽水庫、北京官廳水庫、新安江水庫等十餘座水庫的例子,證實水庫水位絕對不是一個水平面,而是一個尾巴翹起來的曲面。
其實,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有關三峽工程利益集團的利益問題。在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中,泥沙組則認為三峽水庫的蓄水面是個曲面,而且水力坡度不算小,這是為了論證泥沙淤積問題可以解決;移民組則認為三峽水庫的蓄水面是個平面,這是為了減少帳面上的移民人數;航運報告說三峽庫區水位升高的範圍大約700公里,因為如果不淹到700公里,三峽工程的目標之一--萬噸船隊直達重慶--就不能實現;在同一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移民淹沒範圍長度為565.7公里,也是為了從賬面上減少移民數字;總而言之,一切都以矇混過關、批准上馬為準。
現在我們應該想想了:戲法快變完了,我們該拿這些大騙子、大竊賊怎麼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三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