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在中國一邊,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是顯而易見。主客觀條件都具備,給美國人民洗腦應該很容易吧?可竟然不成功。什麼原因?那就只有一個原因了--我們的宣傳機構無能。要是讓網上的左派理論家頂掉丁關根,大大提高我們的宣傳機構的戰鬥力,美國人民一定會被我們演變過來,中國駐美使館一定門庭若市,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美國公民要求放棄美國國籍到中國定居;還會有成千上萬的美國公民不惜重金,不惜冒生命危險,像沙丁魚似的擠在又黑又髒的船艙裡偷渡中國。
和中國傳媒在美國大搖大擺的情形相反,美國傳媒在中國幾乎完全沒有市場--美國的電臺原來是敵臺,哪個小民敢收聽大刑侍侯;現在嘛,聽過的都知道了,那干擾可是夠先進的,比咱中國別的方面先進多了。美國報紙和雜誌,我等小民更是無緣一見。美國的電視節目只有用衛星天線收。可哪個小民今天裝上衛星天線,保準明天就有公安同志光臨。美國傳媒被中國人民的父母官封鎖得嚴嚴實實,美國想給中國人民洗腦,容易嗎?
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中國人據說被美國給洗了腦。這美國人不成神仙了?
其實,宣傳並非像吹鼓手們吹噓的那樣手眼通天,美國人民不可能被中國傳媒洗腦,中國人民也不可能被美國傳媒洗腦。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無論美國人民還是中國人民,都是被自己的生活洗的腦。
怕中國人民被美國洗腦嗎?怕中國被美國演變嗎?最好的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中國人民的生活,使他們真正擁有中國共產黨原來所肯定的羅斯福先生倡議的四大自由,能夠真正像人那樣生活。不這樣做,有多少個左派理論家,也是沒用的。
續篇:
(一)
留學生為什麼不回國,這一直是國內關注的熱門話題。有人把留學生不回國的原因歸結經濟。他們說,留學生真正留戀的不過是別墅、小車所代表的美國高水準的物質生活,如果今天中國的經濟和美國一樣發達,中國人競相移民美國的現象就不會存在,反而會出現人口倒流。
這確實說到了點子上。不過總覺得這個答案仍不完滿:經濟原因固然不容忽視,但用經濟就能解釋這一切嗎?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大批中國學生赴歐美求學,並非現在才有的事。十九世紀末就掀起了留學歐美的熱潮,辛亥革命後這股熱潮繼續高漲。幾萬幾十萬地出去,可有多少人在當時選擇定居歐美?他們絕大多數回到了自己的祖國,成了創建中國近代科技體系、中國近代教育體系的先鋒和主力,成了中國文化革新、政治革新的先鋒和主力。
可那時的祖國是一個什麼樣的祖國?那時的祖國比今天更窮、更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千瘡百孔,黑暗深淵!
可他們還是回來了,義無返顧地回來了。把當時世界第一流的實驗室,把洋房洋車統統拋在了身後。
大家都熟悉的就不講了。國內知道李景均的恐怕不多,他在國外則大大的有名--稱得上是遺傳學的一代宗師。他就是那時從美國回來的,冒著抗日戰爭的滾滾硝煙,顛沛流離了幾個月才回到自己的祖國的。
李景均回來了,等著他的是桂林的農舍,是昏暗的燭光。可他無怨無悔。
他們為什麼要回來?這是用經濟因素能夠解釋的嗎?
五十年代初,又有大批知識份子從美國回到自己的祖國,甚至不惜為此坐牢。錢學森是其中的一個。那時的祖國,剛剛經歷了十幾年的戰火,壇壇罐罐差不多全打爛了,和美國在經濟上的差距,同樣懸若天壤。
他們為什麼要回來?這是用經濟因素能夠解釋的嗎?
五十年代初留美學生的歸國大潮,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後一股歸國大潮。國門緊閉之後的事,不必提。八十年代國門再開,留學歐美的熱潮隨之一浪高過一浪。幾十萬上百萬地出去,回來的又有幾人?他們為什麼不回來?為什麼要絞盡腦汁留在異國他鄉,甚至即便是端盤子掃地也要留在異國他鄉?!和他們的前輩相比,他們歸國後的物質條件不是好得多嗎?!
他們為什麼不回來?這是用經濟因素能夠解釋的嗎?
還是說說李景均吧。李回來了,1949年之前,儘管物質生活艱難,但在精神上、在學術上,他一直春風得意。可1949年之後,他的景況就急轉直下--他心愛的遺傳學成了資產階級偽科學而被連鍋端,他則成了資產階級學者,上講臺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不堪政治高壓的李景均,只好冒著被捕的風險,帶上全家老小潛逃境外。
當祖國陷於一片戰火時,李境均告別美國,回來了;而到祖國硝煙散盡時,到祖國看起來似乎有了強大的希望時,他卻倉皇出走美國。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所幸李景均出走了,否則,反右他不倒,文革他也在劫難逃。他也就不可能成其為世界級學者了。
為什麼今天的留學生極少回國?為什麼很多沒出國的削尖了腦袋要出國?難道不能從李景均的這段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示嗎?
(二)
還有人這樣解釋留學生不回國:他們只追求個人前程,而不在乎祖國的命運。這種自私秉性不單是他們才有,而是當今中國人普遍具有的,"現在的中國人就是缺乏使命感,責任感"。
"現在的中國人就是缺乏使命感,責任感"這個說法我倒不認為有多武斷,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觀事實。不過,一百多年前,五十多年前的中國人、中國的知識份子並非這個樣子。那時的中國非常貧弱,那時的中國災難深重,但那時的中國有一個最大的資本:民氣昂揚!那時的中國人差不多什麼都匱乏,但從不匱乏希望、信念和信心!從不匱乏熱血!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舍生取義,才會前仆後繼!戊戌變法失敗而有譚嗣同,巴黎和會失敗而有五四,東北淪陷而有一二九……,挫折嚇不倒中國人,國難愈深,民氣愈是高漲,真正的愈挫愈奮!
但是今天呢?固然,今天的國力比一百多年前、比五十多年前強大得多,但是希望在哪裡?信念在哪裡?信心在哪裡?熱血又在哪裡?整個一個世紀末狀態!治人者是世紀末狀態,因此才會今朝有酒今朝醉,竭澤而漁,窮奢極欲;被治者更是世紀末狀態,因此才會像難民似的拚命往外面擠!中國人比一百多年前五十多年前富足了,但心空了,中華民族已經掉了魂。這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大的損失!
為什麼在國家相對強大的時候,民氣反而如此低落?中國人為什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外力不可能摧殘民氣而只會激發民氣。那麼究竟是什麼摧殘了民氣?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議報》
(時天馬 11/21/2001 2:39)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時天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