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会或抛弃“新质生产力”发展路线。(图片来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新质生产力”在“两会”期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因此成为热词,随后官媒宣传开始为此降温。现在,学者指中共三中全会或抛弃“新质生产力”发展路线。
外界对中共三中全会的期待渐渐转变
中国经济自2024年以来表现不如预期,今年7月将召开中共三中全会,这一度给外界带来希望。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认为,5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令经济学家们措手不及,中国依靠制造业重振经济的策略开始失灵:产出远远超过新订单,对出口的依赖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订单大幅下降,这很可能会引起北京方面的担忧。官方已加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推动出口,以抵消国内房地产行业严峻形势的影响。
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中国不能只靠出口拉动经济,需要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提振内需。
影响中国出口的一个因素可能是近月来美国消费者信心和支出的明显变化。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项长期调查显示,5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跌至去年十一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4月份零售额持平,就业增长大幅回落。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新出口订单往往与美国消费者信心的总体趋势一致,这表明即使中国最近向俄罗斯和其他新兴市场倾斜,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仍然很重要。
《华尔街日报》认为,最近这一连串糟糕的数据,尤其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会使北京当局面临更大压力,要更积极地应对国内房地产困境。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将于今年7月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三中全会),以往这类会议曾预示政府政策要出现重大调整。
不过,随着会议日期的逼近,外界对三中全会的期待却渐渐转为观望、甚至不抱希望。究竟习近平的领导班子能不能推出救经济的政策?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11日主持深改委会议。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在X平台(推特)上发文认为,新华社通稿全文重点都在高喊加强党的领导,而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尊重企业家的自主意识,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不可能政企分开,就不可能保护私有财产,就不可能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如此自相矛盾的说辞,频频出现在中共高层会议上,说明7月召开的三中全会不可能在深化改革议题上有重大突破。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线或被抛弃
多年来唱好中国经济的前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罗奇(Stephen Roach)继直言“香港玩完”之后,6月13日再度发文“Resignation Bordering on Despair”表示,北京和香港两座城市失去原有的热情和原本那种“做就能成”的活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消极,年轻一代对于未来更是濒临绝望。
“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现象)令人忧心”,罗奇指出。
据自由亚洲电台6月14日报道,瑞银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表示,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在于“发展模式停滞不前”,始终仰赖地方政府提供贷款支持基建、试图稳定住房市场等供给面的刺激。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席教授谢田指出,本次三中全会可能还是“老调重弹”。政府想借锂电池、光伏产业和电动车等新质生产力让老百姓有工作做,但此政策“刚刚出来就遭遇欧美强烈抵制,所以带动经济的成效还是有很大问号。”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研究员黄天磊说表示,中国经济奇迹其实是“民营企业崛起造就的”,国有企业不仅不是增长来源,盈利能力还越来越差,关键还得塑造国企与民企皆能“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国当局或将扬弃新质生产力,聚焦居民就业收入问题。黄天磊近来观察到,中国当局似乎在近几个月逐渐意识到过于重视新质生产力的问题,而忽略掉居民就业、收入是否稳定才能激发消费欲望的问题。比较明显的迹象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4次会议时,习近平提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使命。
黄天磊说:“最近来华盛顿访问的一些中国经济学家似乎也是这么觉得,就是说7月份的三中全会可能会出台一些和居民端就业有关的政策。”
中国官媒发警告 给“新质生产力”降温
中国经济萎靡不振,“新质生产力”一词在中国“两会”召开之时,受到中国国内媒体热捧,被视为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战略突破口之一,也是本届“两会”关键词。
3月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中国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谈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一词是习近平去年9月考察中国东北部黑龙江时所提出。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今年2月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两会”后,各大官媒开始加强舆论导向,发布吹捧“新质生产力”的文章。例如,《经济日报》发表文章《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提出,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
文章还说,中国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土壤和良好基础条件,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但同样是《经济日报》,随后的文章对“新质生产力”的口吻就发生了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文章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与主攻方向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涵盖的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资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倘若忽视产业发展规律,盲目跟风追热,只会欲速则不达,导致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文章称,在高技术产业一哄而上,带来的不仅是部分项目“烂尾”造成的资源浪费,还会导致优质资源分散错配,抬高业生产要素价格,形成布局分散等行业乱象。文章强调,中国在这方面是有过教训的,当引以为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