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三中全會或拋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線(圖)

 2024-06-15 22: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8
    小字

中共三中全會或拋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線
中共三中全會或拋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線。(圖片來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新質生產力」在「兩會」期間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因此成為熱詞,隨後官媒宣傳開始為此降溫。現在,學者指中共三中全會或拋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線。

外界對中共三中全會的期待漸漸轉變

中國經濟自2024年以來表現不如預期,今年7月將召開中共三中全會,這一度給外界帶來希望。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認為,5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在很大程度上令經濟學家們措手不及,中國依靠製造業重振經濟的策略開始失靈:產出遠遠超過新訂單,對出口的依賴越來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這很可能會引起北京方面的擔憂。官方已加碼發展高端製造業和推動出口,以抵消國內房地產行業嚴峻形勢的影響。

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不能只靠出口拉動經濟,需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提振內需。

影響中國出口的一個因素可能是近月來美國消費者信心和支出的明顯變化。美國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長期調查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去年十一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4月份零售額持平,就業增長大幅回落。從歷史上看,中國的新出口訂單往往與美國消費者信心的總體趨勢一致,這表明即使中國最近向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傾斜,美國消費者對中國仍然很重要。

《華爾街日報》認為,最近這一連串糟糕的數據,尤其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會使北京當局面臨更大壓力,要更積極地應對國內房地產困境。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將於今年7月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以往這類會議曾預示政府政策要出現重大調整。

不過,隨著會議日期的逼近,外界對三中全會的期待卻漸漸轉為觀望、甚至不抱希望。究竟習近平的領導班子能不能推出救經濟的政策?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6月11日主持深改委會議。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X平臺(推特)上發文認為,新華社通稿全文重點都在高喊加強黨的領導,而只要加強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不可能尊重企業家的自主意識,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不可能政企分開,就不可能保護私有財產,就不可能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如此自相矛盾的說辭,頻頻出現在中共高層會議上,說明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不可能在深化改革議題上有重大突破。

新質生產力發展路線或被拋棄

多年來唱好中國經濟的前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繼直言「香港玩完」之後,6月13日再度發文「Resignation Bordering on Despair」表示,北京和香港兩座城市失去原有的熱情和原本那種「做就能成」的活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聽天由命的消極,年輕一代對於未來更是瀕臨絕望。

「在三中全會召開之前,(這現象)令人憂心」,羅奇指出。

據自由亞洲電臺6月14日報導,瑞銀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表示,中國經濟的關鍵問題在於「發展模式停滯不前」,始終仰賴地方政府提供貸款支持基建、試圖穩定住房市場等供給面的刺激。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指出,本次三中全會可能還是「老調重彈」。政府想借鋰電池、光伏產業和電動車等新質生產力讓老百姓有工作做,但此政策「剛剛出來就遭遇歐美強烈抵制,所以帶動經濟的成效還是有很大問號。」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中國經濟研究員黃天磊說表示,中國經濟奇蹟其實是「民營企業崛起造就的」,國有企業不僅不是增長來源,盈利能力還越來越差,關鍵還得塑造國企與民企皆能「公平競爭的環境」。

中國當局或將揚棄新質生產力,聚焦居民就業收入問題。黃天磊近來觀察到,中國當局似乎在近幾個月逐漸意識到過於重視新質生產力的問題,而忽略掉居民就業、收入是否穩定才能激發消費慾望的問題。比較明顯的跡象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4次會議時,習近平提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新使命。

黃天磊說:「最近來華盛頓訪問的一些中國經濟學家似乎也是這麼覺得,就是說7月份的三中全會可能會出臺一些和居民端就業有關的政策。」

中國官媒發警告 給「新質生產力」降溫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新質生產力」一詞在中國「兩會」召開之時,受到中國國內媒體熱捧,被視為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戰略突破口之一,也是本屆「兩會」關鍵詞。

3月5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中國全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談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一詞是習近平去年9月考察中國東北部黑龍江時所提出。他強調「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習近平今年2月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兩會」後,各大官媒開始加強輿論導向,發布吹捧「新質生產力」的文章。例如,《經濟日報》發表文章《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其中提出,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而言的,是指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數據信息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

文章還說,中國具備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優質土壤和良好基礎條件,應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匯聚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的磅礡動力。

但同樣是《經濟日報》,隨後的文章對「新質生產力」的口吻就發生了變化--《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文章說,發展新質生產力,突破口與主攻方向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涵蓋的都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資金投入大、時間週期長,倘若忽視產業發展規律,盲目跟風追熱,只會欲速則不達,導致新的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文章稱,在高技術產業一哄而上,帶來的不僅是部分項目「爛尾」造成的資源浪費,還會導致優質資源分散錯配,抬高業生產要素價格,形成布局分散等行業亂象。文章強調,中國在這方面是有過教訓的,當引以為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