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中医师的养生之方(组图)

 2023-07-02 12: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天气
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体质同样也是手脚冰冷症的表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门诊中常会听到许多女性朋友询问:“为什么我总是手脚冰冷但又伴随口干舌燥呢?上热下寒?内热外寒?”你我都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会透过循环、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及新陈代谢的调节,使身体适应外界变化,如天气变冷时,身体、牙齿会颤抖,使身体加速产热;血管收缩,以减少体热传导到皮肤;或是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让细胞代谢速率提升以产生热能,这些都是身体自主抗寒的方法。

虽说人体能够因应环境变化调节体温,但是在寒冬里,手脚冰冷仍是许多人共通的困扰。人体“冷”的接受器数目比“热”来得多,因此皮肤对冷的感受十分敏感,当外在温度变低时,会让血流量减少、流动速度减缓,血管末梢血液循环障碍者就会引起手脚冰冷。当感冒等疾病流行时,此症状也常常会跟着赶流行。此外,心脏病、糖尿病、贫血等病患,也会有手脚冰冷的症状。

手脚冰冷是气血不足、肾虚的症状。中医认为手脚冰冷的人大多是虚寒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冷底”、“冷身”。易腰膝酸软、全身怕冷、精神不济、脸色苍白、经常拉肚子而且是排出未消化的食物,这些都是新陈代谢极度低落的人,属于“阳气衰微”。有些慢性病患因气血循环不顺畅,血液出现黏、浓、凝聚的“血瘀”症状,也会有手脚冰冷的问题。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体质同样也是手脚冰冷症的表现,因两者皆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末梢热量无法正常传递及散发。

手脚冰冷的常见证型

气虚型

症状讲话无力气、容易疲倦、常打瞌睡、胃口不好、体力差。大多会伴有全身性畏寒、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治则益气活血。

血虚型

症状常见于贫血体质,皮肤粗糙暗淡、脸部易发色斑、头发枯黄、发质差,且指甲按下去血色恢复慢。或是因为年龄、贫血、荷尔蒙异常、过度减重,造成体温无法顺利调节。

治则补血养阴。

肝郁型

症状手脚冰冷、长期失眠且浅眠多梦、精神分散、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疲倦乏力、容易感冒。通常是压力大、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的人。

治则疏肝养血。

罗医师的调理养生之方

中医内服法

暖身补气茶

材料:党参、葛根、红枣、黄耆各十克,生姜、甘草各三克。

做法:将材料加水一千毫升,以中火煮开成药茶后,可于白天当茶水饮用。

使用须知

‧上述一包药可用同样水量再回煮一次。一日一包,一周约服用二至五包。当日未服用完的可放于冰箱冷藏。

‧前述介绍的三种证型都可选用。

功效:党参、黄耆可补中益气,生姜能解表散寒,此药茶有温中散寒、补气活血之功效。容易手脚冰冷、疲倦、肩颈僵硬不舒服者特别适用。

穴道按摩法

阳池穴
阳池穴。(图片来源:苹果屋出版社提供)

按摩阳池穴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不能温暖肌肉以抵御外来寒邪的侵袭,因而怕冷。

阳池穴可以快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暖和身体。其位置正好在手背部位,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以激发阳气,将热量传导到全身,缓解手脚冰冷症。另外,它也联系着经络与重要的内脏器官,能够调节内脏器官,因此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功能失调等疾病都有帮助,称得上是“万能穴位”。

位置:阳池穴位于手背与手腕交界处的横纹中。寻找的方法可以先将手背往上翘,第四指掌骨直上,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掌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

操作方法

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长,力度缓,双手并用,先以一只手指按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再交换。

三阴交
三阴交穴。(图片来源:苹果屋出版社提供)

按摩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调理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能够预防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失眠、头痛、下肢冰冷无力、高血压。

位置小腿内侧,脚踝骨尖的最高点往上三寸(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操作方法

1.灸法:吹风机温吹五至十分钟。

2.按摩:使用点按、揉、擦、指推法。用拇指按对侧穴位,其余四指置于小腿骨前侧,于肌肉凹陷处稍用力按揉五十至六十次。

●垫脚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垫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人过了三十岁后肾气就变得虚弱,肾阳不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经常垫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四十度左右的热水淹过脚踝,大约二十分钟身体就会发热。还可以在水中加入生姜或甘菊、罗勒、肉桂、迷迭香等精油入浴剂等,皆有同样效果。

●揉搓手脚心

日常闲暇时,可以揉搓手脚心或者按摩穴位(脚底有涌泉穴、手心有劳宫穴),能够达到手脚保暖的效果。例如,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搓按脚底涌泉穴,做到足部发热为止。

西瓜
冬瓜、西瓜、绿豆、萝卜属于生冷、清热、滑利之品。(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生活调养宜忌

饮食

1、多吃根茎类蔬菜和颜色较深的蔬菜水果,如莲藕、芋头、苹果、南瓜、红萝卜、菠菜等,有使身体变暖的效果。

2、发酵过的茶比未发酵的绿茶更有温暖身体的效果,如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而绿茶、咖啡则要少喝。

3、红糖、糙米、全谷类等未精制的食物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宜多食用。

4、生姜、香辛料、姜母鸭、桂圆茶、黑芝麻、甜汤圆等,可以让身体暖和。生姜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具有发汗、驱寒的效果,建议就寝前将温热水配上一小匙生姜末,可以加上红糖,迅速温暖身体、帮助入眠。

5、人参、党参、当归、丹参、肉桂、肉苁蓉、干姜、花椒、大枣、龙眼肉、山药、枸杞、首乌等,用来泡茶、熬煮、入菜,可改善及预防手脚冰冷。

6、牛肉,对脾胃虚弱者尤为适宜;羊肉,对虚寒症状有一定疗效;虾肉,对冬季肾阳虚所致怕冷体虚、腰膝酸软者最为适合。

7、少吃冬瓜、西瓜、绿豆、萝卜等生冷、清热、滑利之品。

运动

《千金方》载称:“凡有手冷足冷,打热便休。”捶双臂、拍双腿便能够促进四肢末梢血液循环。亦可每天早上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走个十至二十分钟,边走边甩甩手。就算在室内也可以经常做简易的运动,如下:

(1)转动脚踝,向左和向右画圆圈二至三分钟。

(2)脚尖朝上拉紧腿部肌肉,脚趾反复用力张开、缩紧至少三十下。

(3)坐在椅子约三分之一处,背挺直,一条腿先向前伸直,缓缓吐气身体向前弯,感觉大腿内侧肌肉拉紧,回复原状再换腿做。

本文摘自苹果屋出版社出版《中医对症调理 居家养生宝典:药膳食疗X外治秘方X穴道按摩,罗明宇博士的30年医案笔记&日常保健疗法》,作者:罗明宇 中医师。

来源:苹果屋出版社出版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