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年“一国两制、50年不变”大限将至,地契成为悬在市民头上的一把刀。(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3年1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报导)香港财经评论人利世民认为地产业对香港经济发展、市民积累财富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惟目前社会政治环境变化,港人不再视香港为安居乐业之所。尤其2047年“一国两制、50年不变”大限将至,地契成为悬在市民头上的一把刀。
早年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经济体,受惠于零关税和简单且低廉的税务制度。利世民在接受网台节目《珍言真语》“香港百年‧三”采访中表示,英国殖民地政府在香港开埠之初就卖地集资,“这是香港(经济)最核心的DNA”。
他说,当初殖民地政府实行高地价政策的初衷是“用者自负”,“当年香港普遍百姓住木屋,住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上楼。当时香港又未至于所有土地都被有钱人买光。”
他说,香港政府透过卖地可以避免征收重税和关税,“香港从开埠之初就定位为自由港,自由港就是不收关税。”原因是当年有很多海盗,也有很多人做水货生意,殖民地政府担心关税导致走私情况氾滥,于是实施“零关税”。但政府也要有收入,“那就收货仓土地那笔钱”。“就是这样开始,香港成为了一个以土地为主的经济城市。”
利世民认为地产政策并非“原罪”,香港有15年免费教育;市民可以在公立医院获得平价医疗;香港低收入人士还可以申请综援;打工族享受超低的薪俸税(最低缴税税率为2%,最高税率为17%),这些都得益于香港的地产政策。他说,地产商卖出一个单位“一半以上是地价,然后还有建筑成本、融资成本,发展商的收益可能占10%左右”,这个收益属合理区间。
他以港铁为例指政府是如何以地产模式来赚钱的。他说,很多人都没有察觉到一个事实是现在港铁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发展商。“虽然港铁不肯承认它是一间发展商,但事实上它就是香港最大的发展商,铁路发展反而成为副业。”“铁路上盖物业很赚钱,因为不需要补地价”,他补充说。
利世民认为香港这种“用港铁上盖物业补贴铁路发展”的模式,令香港交通费低廉,交通服务尚算“几好”,而且这种城市发展模式还可以保证香港交通大致畅通。他形容港铁是“香港版的国企”,掌握香港的运输和房屋。
对于有声音要求港铁上盖建公营房屋,或者“共同富裕、打土豪分田地”让穷人可以买楼等,利世民强调过去100多年政府最根本的融资方式就是透过卖地赚钱以维持零关税、低税制及各种社会福利。如果政府无法靠卖地赚钱,则是根本地改变香港的DNA,“这样说话的人很明显对香港的传统制度不认识,不知道香港的脉络如何运作。”
他还表示,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物业就是最大资产,可以“杠杆”形式买楼,将砖头变成财富,而且这笔长期投资还可以抗通胀。不过他强调前提是香港人的私有财产得到保障,当2047大限将至,很难预测“一国一制”后的香港政府会如何做。
谈及2047后香港业主的地契,利世民表示政府可能要求市民补地价,“否则就收你的房子”;“(但)补地价要补几多?如何厘定果个标准?香港人到时还有没有权力向政府说‘不’?有无机会去法庭申请司法覆核?”
他强调如果香港没有法治,市民无法凭借法律为自己争取公义,“我凭什么去信呢个地方?”如果地契问题引发2047年后香港地产业崩溃,那么整个经济框架都会随之坍塌。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