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越来越多 医生:“3个习惯”别碰(视频)


多喝水,多排尿,能够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尿毒症并不是一种单一疾病,它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共同结局。慢性肾脏病在全世界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肾脏相关疾病通常起病隐匿,症状多不典型,因此,很多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已经进入尿毒症期。

所谓慢性肾脏病,是由于人体尿液中的一些含氮较多的有害物质和其他废物在体内积压过多,降低了肾脏的排毒功能,造成的一种持续肾损伤。早期肾脏病是可防可控的,通过关注尿液性状的变化和身体浮肿等情况,我们也还是能够早期识别肾脏病的。相当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感,但还是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肾脏求救信号。

肾脏病患者发病初期症状

1、水肿

水肿是因为肾脏的滤过率下降,造成过多的水分堆积在组织间隙,所以水肿往往发生在组织较为疏松的部位,多发生在眼睑或者颜面部。而且晨轻暮重也是肾性水肿进展的一大特点,往往早晨起来水肿较轻,劳累后加重,甚至在下肢低垂部位(如脚踝、小腿)也会发生,休息后可以逐渐缓解。如果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可形成凹陷,即可凹性水肿,这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2、尿液改变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清亮的淡黄色,喝水多时可类似白水。如果发现尿中有着较多的泡沫而且持续不散,一般是尿中蛋白增多所致;如果尿液持续呈现浓茶色,说明尿中带血或脓尿,都应该警惕肾脏可能出现问题。

3、肾盂肾炎相关表现

肾炎常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泌尿系感染的典型表现,往往同时还会出现发热、腰痛等相关症状。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表现可能还包括夜尿增多(夜间起夜超过2~3次)和后腰酸痛、血压升高、食欲不振、厌食等容易令人忽视的非特异性表现。尿毒症在各个年龄的人都可以发病,上至老年人下至孩童都可能患有本病。

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到尿毒症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是尿毒症患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加工食品导致很多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常常合并代谢紊乱,导致身体内环境中各离子组分的不稳定。

肾脏作为滤过体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重要场所,如果长期浸泡在一个不正常的环境中,自然会受到长久慢性的损害。

由于大部分药物的代谢产物最终都是由肾脏随尿液排出,所以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本身就容易造成肾脏损伤。以上多种因素的作用,都使得患有尿毒症的人群越来越多。

想远离尿毒症 应该避免3件事

1、不控制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慢性病正逐渐成为引起尿毒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这两种疾病导致的慢性病正逐渐成为引起尿毒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高血压的影响之下,容易引发肾脏的肾小动脉痉挛,导致肾脏的血供减少,肾血流量下降,就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伤。

对于那些血压长期控制不良,血压偏高者来说,肾脏长期处在一种高压的状态下工作,滤过系统一旦被破坏,就会失去它的筛选作用,因此血液中某些不应该被滤过的物质就会进入到尿液中,极容易出现血肌酐或尿中蛋白升高的现象。

而且对于本身就患有肾病的人群来说,由于过多的水分潴留在身体中,也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地对肾脏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对于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本身就是糖尿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基底层增厚,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一些本应该留在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这时也会被滤过。

时间一长,就会使肾小球发生硬化,从而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一系列症状,而这往往是肾小球损伤的前兆。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强化血糖控制,避免血糖的大幅度波动而加重肾损伤。

2、滥用药物

保健药品最终都需要在肝脏进行代谢,经由肾脏随尿液排出。如果保健药品成分不明、未经验证,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含有极大的肾毒性,不知不觉中会对肾脏造成极大的损害。

3、不良排尿习惯

憋尿是一个很不健康的排尿习惯,会加重膀胱肌肉的疲劳,容易造成尿液反流回输尿管甚至是肾脏,增加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应该多喝水,多排尿,让尿液冲刷尿道,都能够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卫生习惯,从根本上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预防、减轻疾病的侵袭。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