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教你快速分辨寒热体质(组图)
体质不同,症状的表现也不同。(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的“证”种类很多,表现各有不同,从其基本性质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归纳为寒证和热证两大类。因此,人的体质虽然千变万化,但也可归纳为寒性体质与热性体质。典型的寒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热证表现为:面红发热、手足温暖、口渴喜凉饮、烦而多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研究寒热体质不仅要了解其形成机制,还需阐明机体寒热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的关系。所以,要深一层地明了上述寒、热证的表现,可先透过现代研究的概况,便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1、自律神经系统:寒证患者口温偏低、心率缓慢、呼吸缓慢、血压偏低、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说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降低。热证患者口温偏高、心率快、呼吸快、唾液量减少、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增多,说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强。
2、代谢机能:临床及实验均证明寒证者代谢机能低下,热证者代谢机能旺盛。
3、肾上腺皮质功能:具有虚寒表现的患者无论涉及那一脏腑,肾上腺皮质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热证者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4、生殖系统机能:寒证者动情周期延长,月经延后,热证者动情周期有调整或缩短的趋势。
5、病理研究:寒证者多为慢性炎症病变,循环障碍的病变为缺血、贫血、瘀血、水肿等;热证患者多为急性炎症,组织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认识现代研究概况之后,就容易推敲寒、热性体质的表现。
寒性体质者容易“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者容易“面色苍白、手足冰冷”,是人体为适应热量不足而发生体表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反射性收缩,减少体表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从而减少体表散热的反应;“喜热饮”为的是从体外补充热量;“口不渴、小便清长”与人体热量不足、体温较低、呼吸较慢,从皮肤及呼吸道蒸发散失的水分减少,因而血液含水量增高,唾液分泌充足,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减少等因素有关。
热性体质
热性体质者容易“面红发热、手足温暖”,是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加快、血量增多,增加体表散热的反应;“口渴喜凉饮”是由于热量过剩,从体表及呼吸道蒸发的水分增多,唾液分泌减少;“烦而多言”可能是体温、代谢增高时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增高所致;“小便短赤”可能因小便浓缩,也可能因热量过剩时分解产物增加,特别是与蛋白质分解增强、代谢产物增多有关;“大便秘结”则是由于水分蒸发过多,大肠对其内容物的水分的吸收增加,造成大便过分干燥不易排出。
如此剖析,寒热本质就相当清楚了。
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副教授、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本文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