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反应出这个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调沉重,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经络系统及足部反射区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论依据。以下将具体毛病和对应位置整理一下,囊括了大家基本的需要:咳嗽、眼干、降压、脾胃问题,照着做就行了。
眼干——揉大脚趾
“肝开窍于目,主藏血,在液为泪”,由此可以看出肝与目(眼睛)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即从目反映出来。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肝不好,那么眼睛得不到滋养,所以眼睛有问题,要从肝经治疗。
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具有调肝理气、清热利湿、理血调经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就可以刺激大脚趾来启动肝的疏泄及藏血功能,加强肝经的气血,濡养眼睛。正所谓“肝受血能视,足受血能行。”长此以往揉足大脚趾,可以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调节全身血量,维持眼睛的血液供应,濡养眼睛,保护眼睛,从根本上缓解眼干症状。
咳嗽、咽痛——按脚背
足背部远端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患者很有好处。风热咳嗽伴有扁桃体发炎时,在足背部往往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在自己用手掌按揉足趾、足背的同时,反向刺激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具有清肺热、利咽之功,滋肺阴、凉血止咳之效,为治疗咽喉疼痛,咳嗽少痰之要穴。左、右手鱼际及脚趾、脚背都要按揉,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特别对喉咙疼痛不舒效果最好。
老人转脚腕——帮助降压
脚踝周围分布着肝、胆、脾、胃、肾、膀胱经的多个重要穴位,即五输穴中的输穴、经穴及原穴,为脏腑经脉之气血转输、运送、汇集壮大的通道。
长期血压高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刺激下肢经络的输、经、原穴,可以健脾化痰、滋阴降火、舒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控制血压。
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能增强体质,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做到脚部发热为佳。
消化不良——扳脚趾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腹泻、胃痛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因为,足背跖趾关节附近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荥穴”能治热证、火证,具有清热、泻火、止血、镇痛、滋阴、养胃的作用,正所谓“荥主身热”。
因此,依据各经荥穴分别主治本脏腑病变所致热证,扳摇脚趾,刚好能刺激足阴阳六条经的荥穴大都、内庭、行间、侠溪、然骨、通谷。经常顺时针板摇脚趾可以达到舒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除湿的目的。
静脉曲张——踮脚走
踮脚走包括脚尖走和脚跟走,即用脚尖或脚跟走路。有研究显示:踮脚运动能使小腿前、后侧肌群收缩、拉伸,肌肉在收缩、拉伸的过程中产生挤压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并加强局部肌肉、皮肤的弹性。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气血,两者交替刺激可以祛病强身。
每天坚持走2~3次,走40~50步,交换脚尖、脚跟走,每次5~10分钟;也可以做原地踮脚运动,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特别针对久坐、久站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很有用。
睡觉流口水——推揉脚拇趾内侧
脾主运化水湿,在液为涎,睡觉流口水、舌边有齿痕,这是脾虚的症状,就是常说的水湿重。如何处理呢?
我们应该从脾经入手。足拇趾前内侧是脾经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流注壮大的通道。推揉脚拇趾内侧具有健脾益气、和胃化痰、宁心安神作用,促进脾的运化功能。
长时间反复的推揉,健旺脾的运化水液功能,防止、消除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另外,脾经的功能强大了,增强升清的控制能力,就能使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口外,达到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
抗衰老——常抬双脚
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练,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坚持每天脱掉鞋子,把双脚高高举起几分钟,每天都要做。
肾气不足——揉脚心
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搓擦足心就能很好的补肾气,中医学认为肾之精气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
脚底心是肾经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搓揉脚底心能滋阴益肾、平肝熄风、开窍醒神。经过反复搓揉,提起肾中精气,以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温煦、推动脏腑功能,上述的这些毛病自然解决。下午5点左右肾经气最旺,这时候搓揉脚心会事半功倍。
总之,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每天抽出10分钟,根据您的需要按摩、运动脚部,相当于分别给全身各脏腑吃补药,坚持一个月左右就会觉得神清气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