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春天的蔬菜首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饮食养生也要顺乎自然应时而变。现代人的许多疾病都是胡吃乱吃所造成的,因此人要想活得健康就应该吃当地自然应季的食物,与大自然协调。古代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据《黄帝内经》记载,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协调阴阳,积精全神,疏通经络,所以饮食必须注重应时、应景、应季、应地。
儒家始祖孔子曰:“不时不食”,古人表述为“应节律而食”,指的是不吃不符合时令的食物,讲究的是食物要符合时令节气规律。简单地说,就是一年四季所吃的食物要跟着时令走,这个方法成本最低,就是最有效的养生方法,这也是道家的养生诀窍。
“不时不食”就是遵循自然之道
何谓“不时不食”?此语出自孔子《论语・乡党第十》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其中的“不时不食”就是遵循自然之道,其意即吃东西不仅要应时令、按季节,还应该考虑进食的时辰。有些现代人经常在晚上吃宵夜,这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些人在夏天吃羊肉串或火锅,这种严重违反时令的饮食行为经常导致当事人上火。还有塑料大棚里面种出来的各种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虽然外表很美观,却没有天然食物所具有的养分,无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人有生、老、病、死,一年中的季节有春、夏、秋、冬。民间有许多关于饮食的谚语,例如:“冬吃萝卜夏吃姜”,“早吃姜,赛参汤;晚吃姜,赛砒霜。”“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老百姓的俗语中隐藏着深厚的民间智慧。从食物的属性和口味上来讲,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人的身体与自然环境和季节是完全对应的,所以饮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摄取不同的食物。在水产品方面“冬鲫夏鲤,秋鲈霜蟹”,也自有它的道理。
胡萝卜是冬天的食材佳品。(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一年四季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人的饮食也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春天的饮食,应该养肝。肝主目,养目用绿色,就是要多吃青菜。所以春季多吃青菜可以去火,目的是要把冬天所吃的大鱼大肉消化下去,在这个季节要多吃芽菜和植物纤维类食物,以利于促进新陈代谢。韭菜有“春菜第一美食”之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到溪头荠菜花”,荠菜也是很好的春菜,“门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这些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夏天有“君子菜”苦瓜,“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夏季吃西瓜,药物不用抓……”夏天多吃这类食物可以解暑除烦,有益于身体健康。秋天各种水果都上市了,“一天一苹果,医生不找我。”“新采嫩藕胜太医。”还有梨、柑橘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冬天吃萝卜白菜,冬瓜清凉下火,萝卜补气益胃。冬天吃羊肉可以御寒,但是其他季节就不适宜多吃。过热的食物伤胃,过冷的食物伤肺。天气越热越不适宜吃过冷的食物如冰激凌等,那不能解暑,而温度适中的绿豆汤才是解暑的最佳食物。懂得这些自然规律之后再按照时令去吃,那才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