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着《史记》的时候,记载了许多关于天象与人心关系的史实。(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年少时曾师从以讲授《公羊春秋》见长的儒家大学者董仲舒。董仲舒给司马迁讲的第一堂课,就讲到“天人感应”的道理,他说:“根据《春秋》的记载,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事情是相互响应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看,人世间每有社会动乱发生,上天就会先用灾害或怪异现象来进行警告。只要这时人间世道不是太远离天道,上天还是愿意扶持的,但人们自己也要积极勉励才行。”
董仲舒给司马迁讲的第一堂课,就讲到“天人感应”的道理。(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司马迁听到这些话,想起小时候听到、看到的一些因果报应现象,不禁恍然大悟。后来,他在着《史记》的时候,记载了许多关于天象与人心关系的史实。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司马迁记载:三十二年,有彗星出现。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道:“唉!富丽堂皇,可是谁能长久享用呢?”“彗星在东北方出现,那正是齐国的地方,我为这件事忧虑啊!”
晏子说:“你身居高台深池,总想加重赋税,加重刑罚。长此下去,连更可怕的天象也会出现,彗星有什么可怕的呢?”
景公问:“能通过祈祷来消除灾祸吗?”晏子说:“如果祈祷可以把神招来,那么祈祷当然也可以把神赶走。心怀怨恨的百姓数以万计,你一个人祈祷,怎么能胜过那么多人的诅咒呢?”当时,景公喜好修建宫殿,声色犬马,生活极其奢侈华贵。而对民众来说,则是赋税繁重、刑法苛刻,所以晏子用这些话来劝谏景公。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司马迁记载,箕子在劝谏周武王时说:“如果君王敬天敬地,雨水就会按时滋养万物;如果君王政治清廉,阳光就会按时普照大地;如果君王明智,气候就会温暖得当;如果君王有谋略,就会寒冷适度;如果君王圣明,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如果君王行为不检点,甚至有恶行,那么天象也会变的险恶。”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司马迁还记载:三十七年,火星占据了心宿区,而心宿区正属于宋国的分野。这种天象让宋景公很担忧。掌管星象的子韦提议道:“可以把灾祸转嫁到丞相身上。”景公不干,说:“丞相,好比我的胳膊和大腿,丢不得啊!”子韦又建议:“那么,可以转移给百姓。”景公又不同意,说:“国君依靠的就是百姓,百姓没了,国君怎么办?”子韦又说:“那就转移到年成上吧!”景公说:“年成不好,百姓就会贫困,那我依靠谁当国君!我的性命该结束就结束吧!”
子韦听了,非常感动,他说:“上天全知全能,对人间的一切事情都很清楚。您说了三次充满仁爱之心的话,上天一定会赏赐您三次。今晚火星就会移开,您的寿命也可延长。”果然,当晚火星移动了三次,宋景公的仁爱之心使自身化祸为福。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