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生长的环境对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图片来源:Pixabay)
茶树生长的环境对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主要由土壤、温度、光照、水份等因素的决定的。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主要有红壤、黄红壤、黄棕壤、褐壤等。影响茶树生长的土壤因素主要有土壤的酸碱度、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等。茶树较喜生长在中偏酸性的土壤中,如杭州以西湖为界,西湖以西的山区土壤略偏酸性,适合茶树生长,而西湖以东的土壤是中偏碱性土,不适宜种茶。这是因为略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的茶树,鲜叶茶多酚、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高,加工成茶后滋味丰富。但过度偏酸性的土壤,易使土壤中的重金属铅等离析出来,被茶树吸收,增重芽叶的重金属含量。土壤厚度一般要在一米左右,土质疏松,土壤中的土粒、水和空气的比例要协调(50:20:30)。有机质的含量在百分之二以上,每公斤土壤含氮量要在二十毫克以上,含钾量要在一百毫克以上,硼、锌、镁、铁、铜等微量元素要丰富,而重金属铅、铬、汞等的含量要低。
温度,茶树春季发芽初期要达到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八摄氏度或者十摄氏度,生长温度在十八摄氏度到二十五摄氏度最佳,因此时茶树内的各种酶的活性最高,物质代谢快,芽叶不仅生长旺盛,而且品质也是上乘。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芽叶都不利于芽叶的生长。通常,春季温度较低,有利于芽叶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但茶多酚的合成较少,此时采摘的茶叶适合制成绿茶。夏秋季的温度较高,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和积累,适合制成红茶。
光照,茶树体内的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干物质是由茶叶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春季比较弱的光照,有利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而茶多酚的合成较少,所以绿茶大都是春季采制的。夏秋季节光照强,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制绿茶的话会偏苦涩。此外,同一座山的向阳面和向阴面的茶叶也会有差异。日照时间长且光照充足的茶叶比较厚实,叶色呈深绿色有光泽;反之,叶大且薄,叶色淡绿缺乏光泽,这也是原始森林内外、露天栽培与遮阳栽培茶树叶色不同的重要原因。茶树适度的遮光可以提高芽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利于提高绿茶的品质,如日本抹茶的茶场大多采用遮荫网遮荫十天左右。
水,是茶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六十,幼嫩的芽叶中水含量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七十八。也就是说幼嫩的芽叶只有四分之一的干物质,因此制一斤茶叶通常要采摘两公斤以上的鲜叶。随着茶叶的不断采摘,新梢也会不断的萌发,就需要不断的补充水份。茶树生长的地区年降水量一般要在一千毫米以上,生长季节的月降水量要在一百毫米以上。例如,杭州西湖茶区的年降水量在一千五毫米左右,其中三到九月的月降水量都在一百毫米以上。这种雨热同季的环境,非常适合优质鲜叶的生长。若连续数月的降水量少于五十毫米,就要人工灌溉。北方不适宜茶树生长,除了温度低、碱性土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降雨少。南方大部分茶区全年降雨量充足,但在个月分布很不均匀,旱季往往造成旱害严重影响茶树发芽。如2004年云南西双版纳春旱,到四月初,尽管温度已经接近三十度,但还是长不出芽叶,就是因为降水量不足导致土壤缺水。这样的情况就必须进行浇水灌溉。灌溉用水需注意水的质量,一是要用微酸性水,不可用含盐量高的碱性水,二是不能使用污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当然,水份过多也会造成涝害。连续下雨或雨量过大,茶园排水不良,会造成积水,使土壤缺氧,根系在缺氧时会丧失吸收能力,严重时导致根部腐烂茶树死亡。
总之,优良的茶树生长环境要求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缓坡丘陵,土层深厚。如杭州西湖茶区,三面环山,南濒钱塘江,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左右,茶树多生长在“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的环境中,从而造就了闻名中外的西湖龙井。
責任编辑: 张云峰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