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吃出来的富贵病 掌握“控糖”3原则(图)
良好的饮食控制,才能稳定血糖,维护身体健康。(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想要控制好血糖,除了遵循服用医师开立的药物与适度规律的运动之外,平日应做到“少油、少糖、少盐、多纤”(3少1多),透过良好的饮食控制,才能稳定血糖,维护身体健康。
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糖及监测其合并症状况,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造成失明、截肢、肾脏病等合并症的危害。平时可以透过体重控制、规律运动、戒烟、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并与专业医师、营养师配合,依据疾病管理之个别需求,调整药物使用和饮食,可有效控糖,延后或避免合并症的发生。
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杜思德理事长指出,食物是影响饭后血糖的重要关键,而根据国内糖尿病卫教门诊发现,年轻人和高龄者在饮食习惯各有不同的迷思,世代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控糖障碍,除偏食外,两代之间共同的问题便是对于低GI饮食缺乏正确认识,杜理事长进一步提醒病友选择低GI饮食,避免饭后血糖剧烈波动,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想要稳稳控糖就从培养正确饮食习惯及积极控制“饭后血糖”做起,鼓励病友在家能尝试自己动手准备低升糖美味料理,只要遵照食谱建议,糖尿病患者也能“食”在安心!
饭后血糖飙高,并发症跟着来,“低GI饮食”成关键。(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饭后血糖飙高 并发症跟着来 “低GI饮食”成关键
杜思德理事长指出糖尿病患者需长期遵守控糖稳稳三原则“饮食控制、积极治疗、运用支持照护系统”,其中,良好的饮食控制是管理血糖的重要关键!
许多糖友天天都测量空腹血糖,但糖化血色素却依然超标,就是忽略了“饭后血糖”的重要性,饭后高血糖更是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恐怖危险因子,饭后血糖直接受饮食影响,所以吃对食物很重要,只要挑选以低GI食物取代高GI食物,就能减缓糖类的吸收速度,不让血糖波糖剧烈起伏。
两代控糖迷思大不同
年轻人嗜甜、易吃腻、无法分辨低GI食物。根据鹿港基督教医院糖尿病卫教门诊发现,年轻人与高龄者的饮食迷思差很大!年轻人最无法抗拒甜食诱惑,像是时下流行的珍珠奶茶等饮料、蛋糕,这些食物多为淀粉,如糖类摄取量多,容易造成饭后血糖升高,甜品中的糖浆、炼乳、甜度高的水果也属于高GI食物,食用后也很容易使血糖升高,必须小心控制分量。
老年人吞咽困难,喜流质食物,营养失衡更伤身。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陈纹慧副秘书长补充说明,年长者因生理功能的改变而产生更多的饮食控制困难,常见就是牙口不好的问题,所以多偏好食用易消化、软烂好咀嚼的食物,如咸粥、浓汤和羹类等传统食物,这些淀粉过度糊化的食物更易使血糖飙升,勾芡后的食物油脂、盐分及糖分都较高,所以GI值也较高,建议要适量摄取,并且搭配一些低GI的食物一起进食,就可帮助改变血糖吸收的速度。有些年长病患常喝果汁来取代新鲜水果,没想到却造成血糖飙升,原来是因为天然的果汁中不含膳食纤维,通过肠胃的速度快,因此吸收也快。
除了控制饮食之外,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呼吁病友定期就医追踪检查不可少,建议病患可按医师指示使用可降饭后血糖的药物、速效混和比例较高的胰岛素,更积极管理饭后血糖来达到糖化血色素的控制。
糖尿病该怎么吃
只要抓紧“均衡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与“按医嘱用药”三大原则,就能帮助控制血糖,病患也能安心地吃饭。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营养室主任苏秀悦表示,糖尿病饮食没有什么撇步,就是以均衡饮食为基础,进而达到促进健康目标。患者常以为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饭、吃淀粉类食物,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无论有无罹病,都必须摄取足够热量,并选择高纤类全谷杂粮等有益身体健康的淀粉类食物,以代替白饭、白面条等精致淀粉类食物。
依循3原则 控糖效果更提升
苏秀悦分析,糖尿病饮食就是健康饮食,但因糖尿病患者中,体重过重、肥胖比率占60%之多,因此热量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上班族为例,每公斤体重约需30大卡热量。
对体重60公斤的人来说,一天便需要1800大卡热量;想减重的人,得每天减少500大卡热量。糖类以高纤的全谷杂粮为主,多吃蔬菜及适量水果。在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则依病人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状况做不同比例的调整。油脂尽量选择橄榄油、芥仔油等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油脂,蛋白质则可多选择植物性蛋白质或白肉。
在“规律运动”方面。糖尿病人应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若时间不允许,可采用分散累积方式运动,运动应做到有效运动,才能对健康有帮助。光靠散步运动量不太够,需要快走到会喘、流汗程度,才能真正发挥效果。